股市交易資訊有一定程度的公開透明,例如每天都有三大法人買賣超,大股東或關係人交易須申報......等,

但還是有許多是一般投資人難以探知的部分,這倒不是說有密室交易,而是這些交易者既不是三大法人,又不是大股東,有其隱私權而不必公開交易資訊,

如果剛好他(們)是有錢的大戶,具有足夠影響力,就不容易藉由公開的交易資訊來推測這些大戶動向。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指數是許多不同企業股票交易所綜合呈現的結果,除非是一段較具規模的波段行情,足以使多數股票表現具一致性的現象之外,其他時間則較多是個別股差異表現的情況,

若個別股的表現差異是漲勢過程的時間落差,對於一般投資人較不具風險威脅,因為只要所選股票不太差,總有機會輪漲,

而另一種個股表現差異,是少數權值股表現,讓指數表面繁榮,實際卻有較多數個股表現不佳,這是對於一般投資人較不利的情況,即使所選企業營運優異,也可能遇上股價停滯或甚休息回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股市具有景氣領先指標的意義,當股市上漲達一定幅度,會令人以為經濟景氣將會開始好轉,

實際股市並非每次都能做出正確的預測,例如2008年股市大跌之前,台股指數先有一段反彈幅度達26%的漲勢,2001年1~2月有一段達到36%幅度的反彈,之後再破底。

這種情況的風險在於前景不如預期時,股價又已經累積相當漲幅,所面臨的調整壓力會更加劇,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股市的波動過程,中短期內隨著股價的漲幅越增加,在相對高點進場的風險也越高,除了持有成本提高之外,也因為足夠的價差空間,讓投機客有獲利了結的動機而使賣壓漸增,不過這風險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在基本面角度可能因為企業的獲利成長,使得原本評估偏高的股價變得不貴了,吸引更多人投資,形成股價上漲反而風險降低的情況,或是相反的情況是企業獲利沒有成長反而衰退,使風險更明顯升高,

風險的變化不單純只因為股價的波動,更需考慮所對應的基本面情勢,也就是說股價累積一定漲幅之後,對於中期均線的乖離擴大,不必然是危險的,或是股價經過整理沉澱之後也不必然變得安全,推測目前股價已經累積一段漲幅而覺得風險升高,或是股價指數只是暫時在年均線整理調整有助於後續行情,從股價波動角度來看待風險不盡然是合理的角度。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的思想總是比行動快許多,事情還沒真正發生之前,已經在腦袋裡面預演完成了,這個特性讓股市的波動劇烈,

一點景氣衰退的徵兆就引來股市大跌,市場氣氛稍冷靜之後又覺得跌太多,沒那麼嚴重,再反彈大漲,

腦袋裡的想像引起股市波動,但實際趨勢仍是會依照景氣概況而發展,只是過程有許多波折。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出現跳空大跌,究竟只是短期回檔?暫時休息後再延續行情?或是反彈行情結束,開始另一段較長的跌勢?

有些投資人會仰賴價格來判斷,跌破月均線、季均線,或跌破頸線、跌破大量區,代表前景悲觀,未跌破之前暫時視為短期波動調整,或是上漲過程也同樣以突破頸線做為看好前景的依據,昨天(3/25)的跳空大跌並未跌破月線,所以漲勢尚未改變?應該趁拉回進場?

價格的突破或跌破是一道重要的決策防線,可以確認事實或執行停損,但早在價格表現之前,各項情勢就已經開始轉變、醞釀,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績效不佳常是因為不洽當的情緒:貪婪與恐懼,

跌勢慘烈的時候恐懼,擔心更大的損失而把股票賣在低點,漲勢熱絡時貪婪,想要賺更多而捨不得出場,或甚至加碼更多資金,實際是涉入更大的風險;

成功的投資必須抵抗這樣的天性情緒,理性旁觀的時候當然沒甚麼問題,實際投入市場時就不一定做得到。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投資人會被上漲的股價而吸引進場,特別是在股市相對熱絡時期,看起來好像什麼股票都會漲,實際投入市場確實有不低的機率能在短期帳面獲利,但多數人無法適時賣出股票,而以虧損收場;

其實在股市熱絡時期不是什麼股票都會漲,只是因為新聞偏向於選擇性呈現強勢股票,看起來就像很多股票都在漲,實際是有許多股票正經歷由漲轉跌的過程,但只被關注漲的那一段,而忽略跌的那一部分。

回頭看看已經累積多少漲幅?想想有多少低點進場的先知先覺的投資人,等著賣股給這些後知後覺或甚至不知不覺的投資人?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的短期波動沒有規律可循,長紅大漲不一定代表正面意義,長黑大跌也未必是負面訊號,須是在波段趨勢上具有意義的長紅長黑才是關鍵,是應該注意機會與風險的訊號,

但是甚麼才是趨勢上具有意義的波動?或是怎麼知道眼前看到的只是無意義的短線波動?

其實這不是一個具有清楚定義,或是具備明顯市場訊號的現象,而是得看背景環境的條件是否成立。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中長期趨勢會反映企業的營運狀況,中短期波動則不一定與營運績效有關,而是與市場認同程度有關,

越多人認為股價應該會漲,也實際投入資金,股價表現就越好,即使企業營運不佳,想像或期待有轉機若能獲得認同,也能讓股價上漲。

由於人是群體性動物,天性會覺得跟隨群眾比較安全,新聞消息與股價強勢表現可以營造出群眾行為的方向,創造認同感,讓其他旁觀者跟隨,但這只有中短期效果,在股市跟隨群眾並不安全,中長期需有真實的企業營運績效才能維持股價。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散戶覺得股價長紅是好機會,大戶法人則覺得大量是好機會,帶量長紅使買賣雙方都滿意,賀成交!?

一般常見股市觀點說有量才有價,能否上漲要唯量是問,似乎唯有成交量擴增才是正面訊號,但股票交易必定是買與賣雙方同時存在才成交,看到成交量擴增時也得想想,如果是正面訊號,會是誰把那些股票賣掉?

為什麼要在看似有利於漲勢的時候賣掉股票?實際上有許多股票的波段上漲行情是以帶量長紅大漲來做結尾。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投機)時常希望能夠預知未來漲跌,就能夠提前準備而從中獲利,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是專業機構或極有經驗的投資人都無法預知未來,

這一點是所有人都站在同一個立足點,一般投資人並不特別弱勢,法人或大戶也不具備特別優勢,但為什麼最後投資的成效還是有極大的差別?

一個主要原因是合理的評估風險且有邏輯及紀律的執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股票的漲跌波動可以看到明顯的理由,例如營收獲利的大幅衰退或成長,大戶或法人較大量的持股調整,多半會導致股價呈現明顯的趨勢,

這些股價波動較受自身企業營運與籌碼的影響,個別股票的因素可能大過於整體資金或股市評價的因素,

但有些企業營運相對穩定,大戶與法人的持股變化也較少,股價還是有波動,受個別股票的因素影響較小,而是整體環境的影響較大。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投資人持股的數量相對較少,要建立新的持股或將股票全數出清,多半短時間內就可以達成,

但對於大戶法人而言就沒那麼容易,需要一點時間,需要足夠的成交量,最好股價不要因為大戶出脫而明顯下跌免得賣不到好價位,

簡單的說是要有量有價,才是大戶法人出脫股票的好時機,但在技術分析角度成交量萎縮就沒行情,有量才有價,才是進場時機?技術分析角度的量價進場訊號,會不會剛好成為大戶出貨時機?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長期景氣趨勢的力量,足以使股市中短期波動的機會與風險出現意料之外的變化,例如當景氣改變時,原本具有支撐效果的中長期均線會被跌破,或看似具技術面壓力的位置會被突破,或是技術指標出現鈍化背離等現象,使技術分析規則暫時失效,

對於採用技術分析規則的投資或投機者,規則的暫時失效常是重大的風險來源,例如若規則要在技術指標低檔時買進,卻遇上指標低檔鈍化現象,會造成越買越多且越擴大虧損。

實際上投資人無法預知景氣趨勢是否已經改變,是否足以突破眼前的壓力,投資時面對未知的情況應該是朝著風險較小的方向去執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會隨著不同的財經情勢背景而呈現不同的特色,例如在電子產業剛開始發展成長時,股市裡多數企業都採取配股的策略,印股票換鈔票擴張股本,除權後多半能填權,一般投資人也喜歡參與股票除權,

隔一段時間之後,企業的獲利開始跟不上股本的擴張,股價每況愈下,配股的策略變得較不受歡迎,

最近幾年似乎變成配息還有減資縮減股本比較受歡迎,其實背後的意義是缺乏成長的機會。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人用什麼角度切入觀察一檔股票?對於一般人而言,觀察技術線圖是最直覺且簡單的方式,企業股價如何表現一目瞭然,有些時候股價表現好壞也有預告企業基本面營運優劣的意義,

但是直覺且簡單的觀察方式,常不夠周全或有所疏漏,而所疏漏的那一部分又剛好是可能造成嚴重風險的地方,從股價表現可能看到一些想像空間,猜測企業可能的營運表現,卻可能看不到一些嚴重風險。

例如若看到股價長紅突破均線糾結區,技術分析角度應該看好後續的股價表現,但長紅出現的位置已經是本益比偏高的位置,還要繼續看好股價表現?本益比偏高(或景氣衰退,籌碼疑慮等)的風險,是否足以改變技術分析角度所呈現的機會?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的風險來自於許多層面,有時候是因為整體景氣衰退,使企業營運受影響,有些是產業缺乏成長機會,有些是企業本身營運狀況不佳,另外也可能是投資人買進股票的價格過高,都會造成投資人的虧損,而各種因素都不是單獨存在,其間的交互影響可能加深或減輕風險威脅。

在產業景氣成長期間,可能原本看似偏貴,本益比偏高的股價,逐漸因獲利成長而使本益比降低,股價變得不貴,即使買貴了也會隨時間而降低風險,這是產業景氣與持股成本交互影響而減輕風險的情況,

相反的在衰退期間,即使原本看似不貴的股價,可能隨著時間而逐漸變貴了,即使是較低的持股成本也會受景氣因素而加重風險;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到連續長假期之前,股市總有長假前賣壓的說法,擔心假期間發生甚麼預料之外的事,

其實假期之間發生什麼事不一定是重點,重點是股價會如何反應,會不會有利空不跌或利多不漲等現象,

而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股價的相對位置,股價累積一段漲幅而位處高檔,相對比較容易出現利多不漲,對利空的反應比較敏感,相反的若位處相對低檔,則比較容易利空不跌,對於利多的反應較明顯。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時候法人買股價就漲,法人賣股價就跌,但有時候卻沒有這樣的現象,一般投資人若跟著法人進出,有時候可以獲得一定績效,有時候卻會失效,或是不同的個股,採取同樣跟隨法人的策略,所獲得結果大不相同,基本原因是還有其他大戶並未與法人採取一致的方向。

通常大戶持股時間較長,在趨勢過程會有一段時間大戶動作相對較少,少了大戶的力量,才是一般法人對於股價具有主導能力的時候,這時股價才會隨著法人的動作而波動,其他時間則不一定,所以一般投資人若跟著法人進出,有時候可以獲得一定績效,有時候卻會失效。

追蹤籌碼而跟隨法人或大戶進出,若要獲得較好的成效,須先建立一個重要的判斷:當下有能力主導或影響股價的是誰?前面文中提到除了法人之外,壽險公司、大股東、企業本身等等都是大戶,但這些大戶的交易並無公開資訊可供追蹤,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真正的大戶多屬長線投資人,少部分可能有中期波段的操作,長線投資的特性是,不理會中短線的股價波動,只有在股價偏高市場極熱絡時賣出持股,市場低迷股價偏低時才進場,

長線投資人賣股票的時候,股價不會跌,甚至還會大漲,因為市場極熱絡,法人與群眾認為前景光明,市場成交量夠大,流動性足以消化大戶的賣壓,大戶只要以不影響股價的手法賣股票(分批慢慢執行),就有機會悄悄的出場,同樣的長線大戶買股票的時候,市場仍相對低迷,股價也還不會漲。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票的籌碼動向,可以說是造成股價波動的最重要因素,即使企業營運衰退基本面很糟糕,只要所有在外流通籌碼都不願意賣出,或是只願意比現價更高的價位賣出,股價也不會跌,

相反的若企業營運成績優異,但是缺乏投資資金,股票籌碼沒有流動,沒有人炒的股價也不會動。

投資時關注企業營運基本面,在中長期投資角度,是因為基本面優異足以提供較高的報酬率,使資金吸納股票籌碼,當願意賣出的籌碼越來越少,股票籌碼需求量大過於供給量,使股價會逐漸上升,是基本面的原因使籌碼供需變化而導致股價波動。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50(0050)與上市加權指數低點都出現於1月初,櫃檯指數低點則出現於去年10月底,

至昨天為止台灣50的反彈幅度還不到10%(加計還原除息的2.3元),上市加權指數則是反彈10%左右,櫃檯指數反彈達25%,代表權值股的台灣50反彈最為弱勢(或落後),而櫃檯指數先前較早下跌,跌幅較大(超過30%),上市指數先前的跌幅則相對較小(約17%),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投機大戶而言,把股價拉高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可以順利在相對高價賣給市場上的其他人,不過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讓別人相信前景可期,必須有高明的說服能力,

如果找上思想單純,較不會費心查證的投資人更好,只要看起來像前景光明,再加上一點看似專業的編造詞彙,就有機會可以順利出貨。

讓股價先有一段幅度的上漲,就會看起來像是前景光明,同時要配合一些專業用詞,可能是一般人還沒接觸,還不普及的新科技,還不夠了解真正的內容,比較會相信樂觀的前景預測,接著是股價必須量價齊揚,爆量長紅,讓股價技術面的訊號,激起一般投資人追價,造就出足夠的成交量,投機大戶就能夠順利出貨。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股指數創了近幾個月新高,超越前波高點(去年12/3),達到半年線的位置,也接近去年單日大跌六百多點的長黑高點,價格表現逐漸揮別市場陰霾,可以視為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如果價格會說話,價格說的話能相信嗎?

市場會反映所有訊息,而呈現於股票的價格,前景看好就使股票上漲,未來有疑慮就使股票下跌,(理論上)價格就是最重要的指標,所以有些投資的決策或方法是以價格為主要的依據,包括ETF也是,例如台灣50是以台股市值前50大企業為標的,當成分股股價下跌而使市值縮水,掉出前50大排名之外,就被台灣50剔除而改以另外的成分股取帶,價格(市值)是決定成分股的依據。

法人的決策也可能是以股價為重要的參考依據,在評定法人績效時,常是以指數的表現當參考,基金漲幅勝過指數就代表績效良好,本來保守看待市場的基金經理人,如果遇上指數開始累積漲幅,為了不讓績效落後指數,不得不投入資金去追漲,股價指數的上漲會驅使經理人進場。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過程常會遇到一種情況,股價上漲初期覺得要等回跌再進場,但隨著股價越來越高,還沒等到回跌就忍不住進場,買了就跌,或是相反的情況,股價下跌時覺得要等反彈再賣,眼看越跌越深,擔心損失擴大,終於狠心賣出,股價就開始反彈,不只一般人如此,連知名基金經理人彼得林區都說:林區向前進,股市便下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交易過程需要商品資訊及買賣雙方的各種訊息流通,或是溝通喊價,市場必然是一個吵雜的地方,進到傳統菜市場或甚至好市多的賣場,都可以立即感受到噪音的襲擊,其實股市的交易也是如此,包括法人的喊價、企業的營運資訊、券商研究報告、財經媒體的評論,都可以想成類似傳統市場裡的各種噪音,只不過一般投資人不覺得那是噪音,反而覺得是有助於投資的「功課」。

市場裡一定有些手腕高明的賣家,把普通商品包裝得看似高級精品,加上話術與氣氛營造,讓顧客買下不一定符合自身需求的商品,那些包裝話術與氣氛就是市場裡的噪音,一般人進到市場很容易接收過多的噪音雜訊與干擾,像煙霧彈讓投資人分心,忽略原本真正該專注的項目。

股市最容易干擾一般人的噪音,是股價的波動,及伴隨股價波動而來的各種解讀,例如媒體會以短期股價表現最好的族群類股當報導的主角,認為股價強勢代表未來充滿成長機會,但其實可能只是因為跌得深、基期低、夢做得大,中短期的股價強勢不一定能成為中長期的趨勢,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機者常從無知中獲利,在一個漲聲熱絡的市場中,知識是多餘的,而經驗則會造成阻礙,但投機者典型的經驗是一時的獲利,最終以虧損收場(葛拉漢論投資)。

就中長期投資而言,選股方向大致是企業營運能夠維持長期穩定的獲利,有一定水準的股東權益報酬率與配息,或是企業正值成長期,營收獲利都有一定的成長幅度,但投資時要斟酌時機與價位,好股票相對不會太便宜,只有等到股市相對低迷時期才有較便宜的價位,所以多半是在景氣谷底才是投資好股票的時機。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假期間(1/31)主計處所公布的去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是1.76%,低於原先預測值(2.02%),也下修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修正經濟成長預測值是常見的現象,而在景氣衰退期則是常見到持續的下修再下修,大概是因為雖然知道苦日子來了,但心裡總期待情勢不要太慘,也擔心打擊士氣,沒有採取最悲觀保守的預估,使預估值存有下修空間,這是景氣衰退期的特色,參考預測數據時,應採取較為保守的觀點。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有個說法是:不要預測未來,不要預設立場,但這是合理的嗎?

人的天性本能就會去預(猜)測未來,據以修正自己的行為,例如在公路上,若看到前車有左搖右晃的現象,會猜是否駕駛打瞌睡,或是酒駕,修正自己駕駛的安全距離,或是辦公室裡看到老闆臉色鐵青,會修正自己的態度,看到遠方天空烏雲密佈,會考慮準備雨具,這些看臉色,觀察環境而做的決定,都是一種無形的預測行為,而且正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關鍵。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股將有11天的假期,擔心期間美國股市大跌?或是國際金融情勢出現動盪?導致股價在假期後跳空大跌?只有短線投機客才關心假期間的波動,拉長時間來看,短線的波動不該影響投資的決策。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數時候人性總是逃避令人不愉快的事,要直到逼不得已或時間緊迫才願意面對,在股市即使看到壞消息也未必認真看待隱含的風險,要到股價大跌了才被逼得決定是否停損退場。

股市是景氣的領先指標,正常而言,所有好壞消息在被一般投資大眾知道之前,都有人提早知道,也許是供應鍊的資訊,也許是終端銷售的數字等,較早獲得實際商業概況的投資人,提早進行股市布局的調整,引起股價的波動,過一段時間之後,實際商業概況資訊才逐漸傳播至一般投資人,商業整體的統計數據才彙整成景氣數據,在股市大跌約1季之後,看到景氣燈號落入代表衰退的藍燈,是符合常理的發展並不意外。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必須決定資金如何配置,包括決定用多少比例資金放在相對高風險的地方,多少比例用於相對低風險的資產,兩者之間如何平衡安排?或說是決定如何分散投資?實際影響投資績效的,除了資源配置如何分散之外,何時配置(時機問題)的重要性不亞於分散投資的問題,而選擇時機的另一個意義是,在時間層面的分散。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波動與投資人的情緒有一定程度的關聯,要了解市場情緒,得先了解人的情緒運作特性。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如何決策,答案不在於市場會如何表現,而是投資人自身的決策依據是什麼

按照慣例每年農曆年前半個月左右,台股指數表現會相對受到壓抑,應是長假前的賣壓所致,直到休市前2~3天上漲的機率則較明顯上升;了解市場慣例及背後原因會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利用慣例而選擇對自己較有利的投機時機,例如農曆年長假前若股價被壓低,原因並非基本面有問題,長假原因消除之後,股價就會回復,長假前的壓抑反是提供一個較低成本的投資機會,不過這樣做的前提是:預期未來股市會正面發展,問題是今年景氣有疑慮,股市還有什麼好期待?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把企業股價拆解成基本面的成分,加上未來成長想像的部分,在景氣擴張繁榮時期,除了基本面價值,股價還要再加上景氣前景想像,讓合理股價比較貴,本益比較高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機炒作的重要條件是:想像空間,最好是大家還不太了解的新創科技,尚未普及的新產品或商業模式等,投資人好像知道卻又帶一點神祕色彩才會存在想像空間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投機的基本原則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特別是在空頭趨勢裡,心理效應會逐步遞減,實質景氣壓力則逐漸遞增,看到一個明顯的重大利多出現,通常是大戶準備退場的時機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中長期角度,投資股票是買進持有,等待它的市值成長與配息,或是有其他投資人願意以超高價格收購,讓投資達成獲利目標,

不過在景氣衰退期,股票市場相對低迷,企業的市值成長較不容易,對於一般人而言,並非投資股票的好時機,中長期的投資,須是景氣復甦狀況才有利於景氣行情的展開。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響股市的趨勢或波動因素很多,其中一項重要因素是與投資人的預期有關,

所認知或預期的事,比事實更能影響股市,如果預期前景會轉差,不論前景是否真的轉差,股市會先大幅下挫,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