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墾丁旅遊的旅客人數與價格被廣泛的討論,多半是認為住宿價格過高,大街商品缺乏多樣特色同時也太貴,還有大陸旅客數量下滑等因素
試著以投資觀察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墾丁旅遊的商業生態,和投資邏輯沒有太大的差別。
先看一段台股的敘述:號稱最無感的萬點行情,股票只集中漲一些大型權值股,價格已經很貴,融資餘額很低,散戶都不參與。
最近墾丁旅遊的旅客人數與價格被廣泛的討論,多半是認為住宿價格過高,大街商品缺乏多樣特色同時也太貴,還有大陸旅客數量下滑等因素
試著以投資觀察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墾丁旅遊的商業生態,和投資邏輯沒有太大的差別。
先看一段台股的敘述:號稱最無感的萬點行情,股票只集中漲一些大型權值股,價格已經很貴,融資餘額很低,散戶都不參與。
野生動物有其生存覓食的本能,如果長期習慣接受人類餵食,最後會失去覓食能力而死
另外則是野生動物若接受餵食,食物量不足時,會因為爭食引起族群成員間的衝突,或搶食人的食物
----這寫的是山上的台灣獼猴,是人在野外活動時應具備的觀念
通常老店都是經營很久,有許多老客戶,早期多半是鄰居或附近居民的消費而支撐起店家的營運,後來可能會有美食旅遊節目的介紹, 觀光客增加而擴大了客戶群,可能開始發展不同的面貌,也可能堅持原有的風格。
另外,老店的產品通常很單純,許多小吃攤很可能只專賣兩三種產品,不需要花時間去想新的菜單變化
台灣近年幾個曾經繁榮的產業,至今變成慘業,部分地區的房仲業也陷入困境,外銷內需都面臨危機,難怪前副總統要說:沒見過台灣這樣無力、茫然
理論上市場機制應該能夠矯正資源的配置, 當某一個產業能夠提供豐厚的報酬,就會吸引更多資源的投入,更多人搶拾大餅的結果是每個人所分配的利益變少,降低資源再投入的動機,或甚至因為過度投資導致虧損而必須淘汰一些經營不善的企業,釋放一些人力出來
如果在過去幾年有一筆資金,可能有幾種選擇:買房地產,創業,投資股市,定存,買黃金....等,哪一個選項最好?
當然這沒有絕對的答案,而且與機運有關,也與投資能力有關;剛好具備能力又有客戶資源的可能選擇創業,剛好有自住需求的會選擇房地產,懂股市的會選擇股市...,但這裡思考的是比較整體或普遍性的狀況
(原文發表於2008年5月)
文中提到前首富的股票,現在回頭看,股價高點剛好符合文中所述的現象;如果再看去年股王,也是一大堆媒體封面搶著錦上添花歌功頌德,執行長在股東會要小股東回去坐,不是立法院,沒在第一時間解釋產品疑慮...等,幾乎也是長期由盛轉衰的時候
-------------------------以下是原文-----------------------------------------
前文提到以原始投資金額或是以資金報酬來計算, 都是思考買一個事業可能參考的角度
"缺貨"這兩個字如果在股市出現, 大概會引起一陣瘋狂的資金追逐;
在台股裡有聽過面板缺貨, PC零件供貨吃緊, ....等都可能造就股價的表現, 物料需求者即使有錢也買不到
"有錢也買不到"真的都是好消息嗎? 有時候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