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股市跌勢過程,還是會有少數個股相對抗跌,但這些會是可以投資的個股嗎?個股抗跌代表企業具有特別的競爭能力?具有廣闊的護城河?或其實只是還沒輪到它下跌?

金融類股指數的高點(1315)在10/1初才看到,跌至上周低點(1168)跌幅是11%,比加權指數跌幅16%還抗跌,

而台積電的高點(268)是在8月底看到,截至上週低點(217)跌幅19%,而電子類股指數較早看到相對高點,跌幅也已經超過20%,個股跌幅達到30%或甚50%的數量也不少,台積電相對其他電子股較具競爭力而抗跌,應是合理的推論,但金融類股比台積電更抗跌,顯示金融股更有競爭力?這恐難獲認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第1,2季經濟成長率是3.1%、3.3%,第3,4季經濟成長率目前的官方預估值是2.36%、2.09%,

即使實際經濟成長如官方預估值,第4季本就是今年的景氣相對低點,股市低點落在第4季應是合理的;

年初的指數最高11270點,跌至上周五(10/26)低點是9400點,跌幅約16.6%,還沒達到一般定義的空頭趨勢20%跌幅;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是一個理論與現實狀況常有差距的地方,例如理論上應該要投資營運成長的企業,現實狀況是有許多虧損連連的企業會受投機資金青睞,

倒不是投資相關的理論不實用,而是股市現實狀況太複雜,有許多部分是理論無法涵蓋的層面,特別是在人性心理角度,通常不是財務相關理論可以衡量的,

人性的貪婪與恐懼情緒,無法用理性為前提的經濟或財務理論來衡量。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常而言股市中長期趨勢與基本面景氣方向一致,只是兩者的變化略有時間落差,而且通常是股價領先基本面,

在中長期投資角度,多頭趨勢延伸的時間可能超過2~3年,即使股價已經領先表現,等到基本面確認後再投資,或許落會後幾個月的時間,但後續可能還有2~3年的景氣復甦階段,依據基本面的數據還是相對安全的投資方式。

不過在多頭末期轉換到空頭初期這段時間,如果還是依據基本面數據才確認是否退場,股價表現與基本面的時間落差,卻可能造成嚴重虧損;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裡包含了各式各樣不同的產業與企業,投資人無法全面兼顧,只能專注於自己較熟悉的個股,再加上一些具代表性的指標股,藉由觀察指標股的表現,來理解股市的樣貌,適當的選擇參考指標有助於投資的決策,只是一般人常誤用指標的意義。

要說台股的重要指標,台積電當之無愧,台積電股價若不跌,上市加權指數就不太會跌,

台積電可以說是加權指數的重要指標,但卻不一定是對投資人有幫助的指標,在台積電與加權指數還沒下跌之前,已經有許多個股跌成空頭走勢,如果是觀察指標股台積電來理解股市,會覺得股市沒有下跌而誤判實況。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跌深是最大的利多,是有幾分道理卻又不全然正確,就股價的波動而言,若短時間內出現較大的跌幅,跌深反彈是合理的波動,就這個角度而言,跌深是利多,

但反彈有多少空間?反彈能夠延續多久?這卻不單是跌深可以推斷的問題,

如果市場心態偏向悲觀,資金情勢偏向負面,即使股價看起來很便宜,股價還是只有反彈而不會轉成上漲的趨勢,跌深可以當利多?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便宜貨不撿,有違投資人的天性,但特定情境下,撿便宜卻是危險的,

當股市由長期上漲轉為下跌初期,由於股價總是領先基本面表現,基本面尚未明顯轉差,但股價已經下跌,使得股價看起來顯得便宜,讓投資人覺得有吸引力,

然而,這可能是一個陷阱,若未來陷入衰退,以未來的獲利來評估,股價就未必便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人如何看待市場的波動?猜測下跌後會不會反彈?猜測股價趨勢如何變化?

巴菲特(或葛拉漢)形容股票市場的報價,是一位市場先生每天都告訴你,他認為你的股份值多少錢,市場先生經常受到激情與恐懼的沾染,而提供了愚蠢的價位,

如果你是謹慎的投資者或敏銳的生意人,唯有你同意市場先生的判斷時才會以它的報價進行交易,你會根據企業的營運與財務報告,判斷所持有股權的價值,利用市場每天的報價撿便宜,或置之不理。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人認知的股市多頭市場就是股價指數可以持續上漲,但這只是表面的現象,背後必須有些條件才足以撐住股價持續上漲的現象,

例如企業必須具有成長性,即使本益比不變,還是會因為獲利上升而讓股價上漲,更何況在獲利成長階段,市場通常願意接受較高的本益比;

多頭市場的股價表現背後,有獲利上升加上本益比提高的雙重效果,甚至本益比提升是更重要的原因,若市場願意接受更高的本益比,會讓所有股票受惠而全面提升股價,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天大跌一天大漲,對於一般人而言,多半狀況是大跌時來不及跑,反彈大漲時覺得會續漲而捨不得跑,

大跌之後大漲有激勵市場情緒的效果,但未必有助於投資的獲利,即使是先跌停再漲停,股價也沒有回到原本下跌前的位置,

例如100元的跌停價是90元,而90元再漲停只回到99元,如果總是跌多漲少,再怎麼反彈都是虧損。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人想避免受到責難,會有避重就輕,報喜不報憂,口中喊沒事,實際大有問題的現象,

這和政府對於股市的關心差不多,包括信心喊話,宣示政府基金或金融機構還有多少銀彈等,如果市場不跌,如果市場沒甚麼危機,喊話或護盤等措施都不會出現,這正是口中喊沒事,實際大有問題的徵兆。

台股在年均線上下來回幾次,前幾次沒有太明顯的政府信心喊話,或是護盤等新聞,這次跌破似乎比較受重視;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隨時存在風險,但風險也隨時在改變,有時候投資人忽略了風險,卻未對投資造成傷害,可能因為風險隨情勢而自動降低,或是風險尚未累積得太嚴重,使投資人沒做甚麼事,也莫名其妙獲得獎賞,

但也可能投資人考慮了許多必要因素,只是風險累積的速度比投資人所預期得更快,投資人來不及反應而受害。

股市是否屬於相對安全的投資時機,可以觀察風險是隨著時間而逐漸累積增高,或逐漸消除而降低;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必須要認知局勢一直在改變,過去的榮景可能會消失,績優企業可能會衰敗,成長產業會由絢爛歸於平靜,如果局勢改變而自己沒有隨著改變,通常會付出極大的代價,

上漲過程可以拉回買進,但當趨勢轉為下跌還逢拉回買進,卻是套牢的開始。

股市多頭延續時間夠久,投資人會忘記風險,習慣於市場當時的狀態,忽略局勢漸漸轉變的現象,更忘了該隨局勢而調整,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有股市大戶試圖賣出手中持股,該用甚麼方式來吸引一般投資人接手?

好是在企業營運狀況還不錯的時候,看起來前景不會太差,或是產業旺季有利多訊息可以宣傳,

除了這些之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股價說話,股價出現長紅突破表現,就是最好的宣傳,新聞媒體會自動去找題材來替股價說故事,採用技術分析的投機客會見股價強勢而追進,還有甚麼方法會比這樣的出貨還有效?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本市場的基本原則是利用價格機能,讓市場自己調整供需與價量,價格上升變貴時,就會引來較多的賣出壓力而使價格降低,

價格下跌變便宜,則吸引買方接手使價格止跌,當市場各方觀點達成共識或均衡時期,價格會維持在某一個範圍內相對穩定的波動,

相反的,當市場上的多數參與者觀點改變,也尚未達成穩定共識前,價格則呈現某種趨勢方向的持續調整。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概略可以區分為兩類,一是追隨趨勢,偏屬於動能投資,看到企業營收獲利成長,股價出現價漲量增的趨勢才投資,

另一種則偏屬於價值投資,買合理價格,合理的殖利率,股東權益報酬率,本益比或淨值比等,

不論是哪一種都會面臨類似的問題:情勢隨時會改變,投資人怎麼知道眼前的趨勢會延續到下周或下個月?投資人怎麼知道目前看起來合裡的價格,以未來的獲利狀況來看是否還合裡?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歸投資股市最重要的基本問題是,基本面景氣好不好?資金夠不夠?是否對前景有信心?

但已知的狀況很好還不足以讓股市大漲,而必須是預期未來會更好才會讓股市表現,這一點取決於基本面的成長性,較高的成長性才享有較高的本益比;

若市場願意接受的本益比維持不變,股價的波動就完全仰賴獲利的變化,若市場願意接受更高的本益比,股價的波動變化除了受獲利影響,還要加乘上本益比提升的雙重效益,這才是股價能夠大漲的主因,具備成長性會讓基本獲利更好,讓信心強化,對未來更樂觀,所以高價股向來就意味著是高成長企業。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常有些現象不太需要科學知識也能夠知道,例如中秋節左右可以感覺到氣候開始由熱轉涼,即使不知道地球轉動與太陽照射的知識邏輯,年復一年的生活經驗也會累積起這樣的常識,

在知識邏輯尚不夠完備,或原因過於複雜無法讓人完全理解時,經驗是重要的參考依據,例如基於季節變換觀察而建立的農民曆是農業時代的重要指引。

影響股市變化的因素非常複雜,心理與情緒的層面,難以藉知識邏輯解釋清楚,有時候經驗會成為重要參考;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待股票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觀察角度,可以從短期股價波動來看,2~3天的長紅看似強勢,但有可能只是長期趨勢裡無關緊要的波動,

也可以從近幾季的營運狀況來看,營收獲利的成長,有可能只是來自於產業景氣循環的復甦過程,等景氣循環走入衰退,企業又要陷入虧損,營收獲利成長的企業也未必適合長期投資,

或是從籌碼角度來觀察,也許外資大戶正持續買超,股價卻不一定會漲,或賣超時股價也不一定會立刻下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的波動表現與企業營運基本面有關,與資金與籌碼變化有關,但投資的成效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因素是人;

同樣都是基本面正向發展的企業,有些股價波動就是比較劇烈,有些股價表現相對溫和,不同特性的企業股票選擇,有賴經驗判斷,及對於自身投資屬性的了解,而這不是量化數據可以判別的問題。

台塑與國巨,今年都是基本面正向發展的企業,台塑的股價在今年年初約是97元,至上周五(9/21)收盤117.5元,價差約20元,而國巨今年已經有許多次在一天之內就出現超過20元的價差;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人看到股價大漲大跌時,常會去聯想造成漲跌波動的因素,實際造成股價波動的原因很複雜,也不會只有單一因素,

而且短線的波動更多屬於市場氣氛情緒等難測的因素,追究股票為什麼跌停或大漲,容易陷入錯誤的邏輯裡,當然找不到正確的答案。

一個組織或建築或單純的玩具積木,若基礎架構得很堅固,施加極大的力量也推不倒,但當基礎很脆弱的時候,一點點力量就可以推倒;當投資人看到股票大漲大跌而追究波動原因,像是在找外在所施加的力量,雖是可能的原因,卻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根本的原因在於基礎是否穩固,外在施加的力量有時候可以推倒股價,有時候卻完全沒有影響。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人投資股票的成效不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買在過高的價位,在市場熱絡且股價已經累積相當漲幅之後才投資,

這時候雖然媒體上可以看到一大堆好消息,但對於相對低檔區就進場的投資人,卻已經有足夠的獲利,是趁好消息出場的時機,

於是找尋所謂低基期股等補漲,似乎是合理的選擇,不過,實際的問題是:股價要回跌到甚麼程度才適合?甚麼狀況才是具體的低基期?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單純猜測股價的漲跌不需要甚麼知識與經驗,但是判斷投入資金是否相對安全,就需要一點知識與經驗;

多頭趨勢裡即使股價下跌了,還會上漲而創高,資金是相對安全的,空頭趨勢裡股價上漲後還會破底,即使股價上漲,資金仍然危險;

彼得林區:承認金錢與危機不可分的事實,我們便能開始區分賭博與投資,區分方式不是依照活動類別,而是依技巧、投入程度與企圖心來分。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人在投資選擇上通常不會有太多主見,而是參考媒體報導,參考法人進出動態,需要參考別人的作法,是因為自己的判斷能力有限,投資成效取決於所參考的資訊,

如果所參考資訊的出發點與投資人不同,或是資訊有誤或刻意誤導,投資人能夠從中獲利的機會不高,

參考任何資訊的前提是,最好自己已經能夠判斷資訊的可信程度,而不是認為某特定資訊的可信程度較高,外資進出不一定會比較有參考價值,投信買賣不一定適合一般人,企業庫藏股也不一定可信。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以來加權指數有4次跌到年均線附近就止跌,這兩天是第5次,依照慣例年均線附近是有效止跌區?

不一定!技術分析經驗裡中長期均線的止跌效果通常只能測試2~3次,之後會比較有疑慮;

這個經驗現象可以有合理邏輯來解釋,因為財經金融情勢一直在改變,當指數來回測試中長期均線超過2~3次,意味期間已經有一段不短的時間,財經金融情勢的變化可能已經足以改變市場趨勢。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兩天加入破底行列的股票明顯增加,其中有不少營收獲利仍然成長,使得股價變得相對便宜一些,

同時,外資這兩天並未賣超,融資餘額又明顯下降,似乎漸漸有利於進場投資,只不過在這之前還有股市的現象必須觀察考慮。

正常的投資或投機行為要持有會漲的股票,賣掉會跌的股票,持有營運正面的企業股票,賣掉營運衰退的股票,一般稱是汰弱留強才會有助於投資績效,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的多頭行情過程,指數整體也不會隨時維持上漲,偶而休息或小幅回跌,只要趨勢不變,通常是可以選股投資,

只要企業獲利成長,股價多可以在整體趨勢過程裡輪動,

但有時候股市的情況是即使企業獲利成長,股價都不會漲,不論企業獲利好壞,多數個股都一起跌,屬於空頭趨勢或系統性風險,這種情況就不適合投資。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表達一家企業的優劣,有太多不同層面的數據可以提供比較參考,但最直覺也最簡單的就是看市值增減(正常而非經刻意炒作的股價),

又因為圖表相對於數據更容易讓人理解,正常而言,股價線圖可以清楚的呈現企業營運趨勢,但僅止於呈現已經知道的事,無法透過線圖瞭解未知的事,也無法預測可能發生的事。

不過,透過了解目前已經發生的事,對比過去曾經出現的現象,還是可以概略知道可能的風險,這是技術線圖的重要功能之一;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有一陣子只要蘋果(Apple)股價正面表現,台股就吃了定心丸,所謂蘋果概念股就跟著吃香喝辣,投資原則似乎只要看著蘋果股價就知道台股相關供應鏈個股的表現,

不過這原則今年似乎不太管用,對比鴻海與蘋果近一年的股價表現,兩者有天壤之別。

投資時可以找到某一種指標,跟著指標所指引的方向前進,就能順利達成所期待的目標?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會有不同的感受,在股市也是如此,某一個觀點認為值得投資(或投機),但另外的角度卻覺得不適合投資,如果投資人做好必要的研究,也了解自己投資或投機的邏輯,應該不難在不同觀點之間做決定,不過,實際上一般投資人的問題,可能不是在不同的觀點之間做選擇,而是忽略還有其他不同角度的觀點,判斷決定時的資訊不夠完整。

即使電腦與網路資訊非常便利,隨時可以找出投資決策所必要的資訊,但投資資訊不完整的原因不在於資訊太少,而是因為資訊太多太繁雜,而投資人的時間與精神有限,很容易只選擇接收自己想看的資訊,而被忽略掉的那一部分常常是造成投資績效不彰的重要原因;簡單的例子是單以股價的K線,時間長短不同就會呈現出明顯差異,看短線覺得屬於漲勢,應該進場,看長線卻覺得不屬於漲勢,不應該投資,忽略其中任一個觀點,都算是資訊不完整狀況下的決策。

......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或投機的時間點會明顯的影響最終成效,即使是極具競爭力優秀的企業,股價也會有短期的大幅波動,讓投資人在波動過程產生帳面損失,

對於波動的因應之道是拉長時間觀點,包括分散時間(如定期定額)或是長期持有,分散時間是以平均多筆交易的成本,降低波動過程的影響,長期持有的原因則是基於優秀的企業終會反映其價值而再創高價,

但對於中短期的投資或投機,就不適用拉長時間觀點的方法。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常消費時會遇到商店推薦某些產品,如果不是自己已經有特定需求,很容易接受商店的建議而採購,但那商品是否真的最好最適合?不一定,

有些原因會讓商店不推薦最好的產品,通常商店最推薦的產品是銷售利潤最好的,或是庫存太多而急需消化的,而不一定是消費者最需要的產品,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可以將投資方法概略區分是以價值或動能為主要考量因素,價值投資相對比較屬於逆勢操作,以企業長期營運績效來評估合理價值,當股價符合合理價值就可以投資,會在跌勢過程或尚未轉為漲勢的整理區就承接,

動能投資的考量相對偏重於趨勢,產業景氣與企業成長趨勢,或甚至股價趨勢,出現營運與股價推升的動能才投資,相對偏屬於順勢操作。

在不同的情境下,市場會重視不同的投資策略,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發會最新公布的(新版)景氣領先指標不含趨勢指數是連5個月上升,不過,上個月公布的資料(舊版)是連續幾個月的下滑,景氣指標在這兩個月出現新舊版本所衡量的狀況不太一致,

正常的推論邏輯,修正的版本應該是經過改良而更進步,更貼近真實的版本;對於投資人而言,不論新舊版的景氣指標,關注的是它與股市的關聯或指引意義,

以過去的資料驗證,景氣領先指標不含趨勢指數下滑達一定程度才會看到股市的修正,若這原則仍然成立,目前的景氣領先指標仍維持上升,股市就還沒有較大規模空頭修正的危險,不過技術面觀察的修正危機並未消失,或至少仍須時間整理。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股市裡有各式各樣的數據,如成交量、法人買賣金額、融資餘額......等,這些繁瑣細微的數字不一定需要每天關注,通常是累積一段時間才會顯現其中的意義,

例如外資幾天內的買超或賣超,不代表趨勢的看法,但持續累積一段長時間的賣超(買超),顯現的資金流動方向就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意義。

除了長時間累積的現象,還有一種需要關注的狀況是:與過去不同的差異現象,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裡看到「免費」、「折扣」等關鍵字,即使是排隊隊伍已經很長,可能還是願意花時間排隊等待,

人的心理就是比較希望能買在較低的價格,只是有時候較低的價格不一定划算,或是其實低價背後的價值更低。

一般投資人在股市的模式也常類似日常生活的現象,等待股價回跌的「折扣價」才願意購買,所以常見隨著股價下跌,融資散戶越來越多,法人大戶持股則越來越少;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裡說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滿懷希望時卻幻滅;

絕望、半信半疑或滿懷希望,是投資人抽象的心理狀態,不過其源頭卻是來自於股價的表現,連續大跌會讓投資人絕望,連續大漲就對未來滿懷希望,

若要量測投資人的心理狀態,股價的價格表現就是一種實際可以參考的資訊。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是提供買賣雙方達成價格共識而交易的地方,只要市場認同,就是合理價格,有時候看似價格很高或是跌幅已經很大,仍是短期內市場透過交易所呈現的合理價格,存在即是合理,只是需要瞭解其中的風險。

企業的營收獲利成長,毛利率或營業利益率上升,營運朝著正面發展,股價理當也維持上漲趨勢,背後意思是市場參與者的共識,認為股價尚未完全反映企業未來的獲利,可以繼續追價交易,

但這當中有兩個重要的變數,其中之一是企業未來的獲利,在各專業研究機構所能獲得的資訊與估算方法大概不會差距太大,估算的目標價大概也不會差太多,但實際有些個股股價超漲超跌,明顯超越各研究報告價格區間,這牽涉另一個重要變數:參與者的共識。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選股原則是要找營收獲利成長的企業,成長(暫時)停滯的企業若是股價跌得夠深,也是一種可能的投資機會,只要未來還有機會成長,股價就有可能再回升;

正常而言,成長型企業可以展現相對樂觀的前景,是多頭行情的重要指標,成長停滯的個股則通常只有跌深反彈,難以成為領頭羊的地位,

觀察股市內涵究竟是由哪一類型股票引領指數表現,是推測股市機會與風險的重要考量。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人能說得準股市的波動何時會大漲或大跌,但大漲大跌之前多半還是有些警訊,有些市場動向的調整,只是投資人不一定會認真看待其背後所代表的風險,或是投資人認為那不是風險。

近日外資賣超上市股票金額多低於50億,比起今年上半年常見超過50億甚至百億的賣超,似乎賣超力量不算大,但近日的跌勢似乎比上半年還嚴重,

這個現象可以用堆積木的例子來解釋,一個結構完整的積木高塔,如果從下方逐漸抽掉幾塊積木,剛開始積木塔不會倒塌,甚至如果有技巧的移除適當位置的積木,在移除大半數量積木時,積木塔仍能夠維持挺立,直到某一個關鍵的結構支撐位置被移除,整個積木塔會瞬間崩塌,所以先前大賣超卻沒讓指數明顯破線,現在小幅賣超卻跌得嚴重。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