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會隨著不同的財經情勢背景而呈現不同的特色,例如在電子產業剛開始發展成長時,股市裡多數企業都採取配股的策略,印股票換鈔票擴張股本,除權後多半能填權,一般投資人也喜歡參與股票除權,

隔一段時間之後,企業的獲利開始跟不上股本的擴張,股價每況愈下,配股的策略變得較不受歡迎,

最近幾年似乎變成配息還有減資縮減股本比較受歡迎,其實背後的意義是缺乏成長的機會。

在歷史上當時以為是對的,隔幾年之後不一定還是對的,例如台股過去以配股為主,現在則是配息為主,隨著環境改變,主流的想法可能與過去截然不同,這是投資時必須仔細思考的問題。

近年流行存股,有些股票可以領股息而股價也能填息,看似一種合理可靠的投資方式,但是有一個問題是,如果財經情勢環境不一樣,這個主流想法還是可行的嗎?或是執行的方法是否需要因應情勢而調整?

存股領取股息看似合理,可以恆久不變的投資,可能失效或變得不划算?
......

「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https://vocus.cc/smartmoney/hom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