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基本&技術觀念 (86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絕大多數一般投資人都無法避開股市的大跌,因為市場的漲勢總延續得比預期還久,漲得比預期還多,直到覺得漲勢是股市常態,覺得景氣進入空前繁榮而看不到烏雲,讓多數人忘了原來股市還有跌勢階段

「狼來了」喊3年,就沒人相信了,只是狼最後還是會來。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選股的時候,即使找出條件相同的個股,股價表現也不會相同

這牽涉到股本規模、基本面成長強度、籌碼分布的穩定性、市場熱度、主力企圖等

每一檔股票都不一樣,股價表現自然也有所差異;條件不夠完備的股票,也可能會漲,但風險較難掌控。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股維持於萬點的水準,但在萬點行情的過程,有許多個股與這一波的萬點行情沒關係,其中不乏一些印象中的績優股

例如台達電(2308)、華碩(2357)、正新(2105)、美利達(9914)、巨大(9921)、佳格(1227)、網家(8044),而且有些股價跌幅還不輕,幾乎像是空頭市場的表現

投資應該找績優股,趁股價回跌時撿便宜,這個邏輯可以適用於這些個股?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常見的評估股價方法:本益比,若採已知數據來計算,有時間落後的缺點

若要採預估獲利的數字來計算,一般投資人未必具備預估獲利數字的能力,或即使可以估算未來獲利,也可能隨著心態與前提條件而有極大的誤差,樂觀與保守的估算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

未來與過去的時間落差,及樂觀與悲觀的估算差異,源自於營運財務數字的不穩定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過程若回顧過去的低點,有時候會感嘆,早知道......就在低點買進

當然,實際上沒有「早知道」這回事,而且真正跌下來,一般投資人不敢買,或是買得太早而套牢。

投資的考量,有一種方向是站在趨勢上,找營運正向,股價也處漲勢的股票,另一種是逆勢低接,趁下跌才有好價位,眾人恐懼時才貪婪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指數還不一定會跌,但內容的個股表現情況已經惡化,空頭家數漸增,多頭家數漸減

如同人的身體健康惡化、社會結構的轉變、或生態系統的毀損等,都是從內部開始一點一滴的受到侵蝕,等到外表也被察覺時,內部已經嚴重崩壞。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機行為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概略是只在意資產價格波動,而不管資產本身的價值

只試圖從價格波動的變化中獲取價差利益,不在乎資產的長期價值改變

投資則是比較在意資產能夠創造出甚麼價值,長期而言能帶來多少收益或現金流入;投資與投機的差別在於心態,而不在於身分。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懶人投資,被動收入,機器人理財等,這類不需要人動腦筋的訴求,不論在廣告或書籍都很常見,因為它能夠打動人心,希望用簡單的方法,克服複雜難懂的市場

但這樣的訴求,像是不勞而獲的概念,是合理的?可以持續的方法?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企業值不值得投資取決於獲利能力,股票是否值得持有,除了考慮企業的獲利能力之外,還有些其他的因素,

包括外在的資金環境是否寬鬆,利率極低的情況下,讓股票的報酬相對有較高的吸引力

即使巴菲特指標顯示股價已經偏貴,但巴菲特曾說道瓊指數可能上10萬點,股票本益比應該要來到100至200倍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選股原則是「獲利成長,毛利率上升」的條件,加上較低的本益比或淨值比條件,找到的股票將會是股價表現較差的友達與群創。

上述一般人最常見的股票相關數據來選股,結果應該不會符合投資人的期待,因為單幾個財務數據無法區別不同企業與產業的特性

例如面板屬於景氣循環類股,獲利與股價通常與產品報價連結程度較高,股價特性是在虧損時出現相對低點,反而獲利較好時,低本益比時期出現股價相對高點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闆買股票,董監事或內部人增加持有自身公司的股票,正常而言是看好自身公司的未來,至少不是只有嘴巴喊喊,而是真的拿錢出來宣示

但是否因此就代表公司值得投資,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比較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宏達電,營運由盛轉衰時,也常聽到老闆出手買自家股票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理財領域談到資產配置,通常指的是股票與債券的配置,隱含意義是風險偏好的高低

股票屬於相對高風險資產,股票的配置是追求較高的報酬,成長與安全是兩個不同的方向。

不過近年台股裡有「存股」的風潮,把股票債券化的現象,基本理由是股票的殖利率確實不低,把股票當成是一種安全型的投資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股市選對股票,買在低點賣在高點,對於獲利有幫助,但重要性恐怕還比不上這件事:適當的資金配置或調整。

假設10%的資金放在一檔股票,剛好買在最低又賣最高,漲幅達100%,但有50%資金放在一檔股票卻跌了20%,最後結果整體計算起來是沒賺沒賠;

影響最終獲利的因素,除了各股漲跌之外,在每一檔個股投入的資金比例更重要。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比起法人買賣超金額與成交量增減,____的中長期變化,更能顯示大戶與散戶進場的消長程度,單靠散戶是撐不住股價指數的,以8/8日為例,指數創新高,但____卻創近幾個月新低,無力撐住新高價,今天進一步下滑,指數就出現較大的跌幅。

趨勢的調整通常是緩慢成形的,不是看到某一個現象就代表趨勢立即出現,也就很難說看到某個訊號就代表投資的機會或風險確立,像是天氣的變化,下雨前可能先感覺風勢變強,看到烏雲飄來,聽到打雷聲,之後才看到雨滴落下,有多種現象陸續出現,之後才形成所預期的事件。

如果不要「近視」,用比較長期的視野來看,也許有機會在萬點「站穩」一陣子,但投資的重點不是現在,而是未來,現在「站穩」不代表未來可以「站穩」,這段期間如果融資持續增加,景氣數據持續無法好轉,烏雲繼續聚集,豪大雨的威脅就越來越近。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沒有特殊利空事件情況下,台指期8/3開盤急跌至跌停價,最初傳聞是有證券公司下錯單

經後來期貨交易所查證,原因並非下錯單,而是價格先跌到某個程式交易設定的停損價,引發停損單賣出再壓低價格

不是刻意摜壓價格,不是下錯單,沒有找到任何特定人是禍首。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常見選股的基本主軸大致有幾個方向,包括:具有成長性的股票、相對較低本益比或淨值比的股票、或是法人買進的股票

透過資訊軟體的篩選,可以輕易列出基本面的成長排行,價格的本益比或淨值比排行,或是法人買賣超排行。

其實成長性與股價相對高低經常是互斥的條件,成長性高的股票,通常很容易受到多數人關注,而早就漲到位階相對偏高的位置,位階相對較低的股票,則通常沒有突出的營運表現,以致乏人問津,股價即使偏低也未必會漲。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雖然與經濟基本面有一定程度的關聯,卻難以量化關聯程度高低,難以確知當下的關聯程度,其中主要的原因在於市場心態。

所謂合理股價的評估,通常以現有已知的數據,加上對於未來狀況的推估而計算出來的結果,關鍵因子是「未來狀況的推估」,在企業現有的財務數據與資產價值基礎,對於未來採樂觀推估,與悲觀推估之間的差距,單單情緒因素,沒有任何價值改變, 可能就足以使股價有超過1~2倍的差距。

但是否要因此認為股市表現與經濟基本面脫節?認為基本面無助於股市投資?到也未必,畢竟推估未來的基礎,還是建立在現有的狀況之上,如果現在只有20,要直接推估未來會有100,是4倍的差距,但若現在是80,推估未來是100,相對比較容易達成,先了解現有的基本面狀況,至少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知道市場推估的心態是偏向樂觀或悲觀。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值如果被高估,股價呈現低淨值比只是把高估的部分修正回合理價值
低淨值比所呈現的意義,除了有可能是股價低估之外,也可能是資產價值高估了;所以才會認列資產減損

宏碁的無形資產佔資產15.8%(Q3財報)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常而言,股市表現與經濟基本面有一定關聯性
如下列新聞所述:搭配獲利成長性預估、總市值與GDP的關聯模型來推估,2017年指數......

股市的波動區間與高低點,會與經濟成長有關,但今年的特色與過去有些差異,在大型股的表現,特別是佔權值很大比例的台積電表現,拉高了指數的波動與漲幅,股市表現似乎比實際經濟情況更好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長期的投資最關鍵理由是:價格貴不貴,及其相對應的報酬率是否合理
價格偏高自然會使報酬率降低
在長期相對高點區的投資,都需要十分謹慎,或是必須靈活調整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