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基本&技術觀念 (80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如何恰當的賣出股票,要合理的停利與停損,比如何買進還困難,股市說法是會賣股票才是師父。

原本買進股票的理由一定是看好前景,預期股價可以表現,有正面的理由才會買進,即然如此,怎麼會有理由賣出?

原本看好的理由不存在了,是重要的賣出原因,但困難的地方是,怎麼確定原本看好的理由消失了?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的短期波動和中長期趨勢未必會呈現一致的方向,持續上漲相當幅度之後,即使一切條件都仍看好,股價也會回跌或休息整理,或下跌之後也會反彈,

技術分析理論以『葛蘭碧法則』來解釋這樣的現象,是以中長期均線為主要方向,股價沿著中長期均線上漲,當股價由高檔回跌,靠近上升中的均線是買進時機,

目前季線、半年線、年線都還維持上升狀態,股價指數回跌修正靠近季線與半年線,應該是進場時機?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財報公告季節,股價應該隨著企業獲利狀況而調整,

獲利成長又低本益比的企業股價應向上調整,或是雖然獲利成長但本益比已經太高,股價可能受到壓抑,若是獲利衰退的企業,股價自然不易有表現,

理論上應該是如此,實際市場並非這麼簡單直覺的運作,若缺少了心理預期及時間因素,財報優劣並不足以影響股價。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企業營收獲利成長不必然會使股價上漲,還需要有投資人願意進場,並且讓許多人對於未來有正面期待才有助於股價表現,

市場的關注、成為主流,對於股價的幫助更大,而要成為主流類股,基本面、資金、市場心理、股價預期上漲空間都很重要,

不過股價不會漲到天上去,各項條件都很優異的強勢股也會休息回跌,這使得市場的主流會轉換,每隔一段時間流行的題材就不一樣,股市的流行現象和日常生活裡流行的商品類似,熱門的流行產品價格通常比較高,要等退流行了才會回到比較合理的價格。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票除息的時候,改變了企業在實際財務數字所呈現的價值,所以除息前後的股價不一樣,

但如果企業的營運獲利能夠維持一定水準,就能夠把除息所減損的價值填補回來,使企業的價值再回復到除息前或甚是更高的水準,使得股價也會隨著價值改變而調整,這是股價能夠填息的道理,

所以營運持續成長的企業,在除息之後總是能夠填息,或是產業景氣前景看好的企業多半也能填息,只是填息時間長短的差別。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容易以為眼前所見的現象,就是全部的事實,實際可能只看到極微小的局部現象,

在相對複雜多元的系統裏尤其是如此,例如天氣,同一時間的不同地區可能是陽光普照和雷雨交加的差別,當地的人只覺得眼前氣候就是當下的狀況,不知道其他地區有截然不同的差異。

股票市場也是類似的複雜多元系統,多數時候不同的個股與類股之間有極大的差異,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理論假設人是理性的,會計算利弊得失後做出最佳行動,

實際並非如此,在股市可以看到許多衝動追價的行為,根本來不及理性計算先追再說,

尤其是短線當沖投機客,彰顯的是在市場波動過程的直覺冒險,在時機有利的時候,直覺冒險可能立即獲得獎賞,如果理性計算後才投資,需要更多耐心,花時間等待股價調整。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股市裡多數的個股都上漲,投資人只要把資金投入,即使隨機亂選股票都可以獲利,不過,這種情況不常發生,通常是在景氣熱絡、資金氾濫時期才有這樣的現象,

另外是股票會漲也會跌,隨機亂選的股票在市場由熱轉冷時可能跌更兇,獲利主因是在有利的時機進場,

但許多投資新手對於股市的認識不深,也無法在時機不利的時候斷然離場,這是投資新手可以初嘗獲利滋味,後續卻會虧損離場的原因。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投資決策所依據的資訊只有企業的資產、負債、營收、獲利等資訊,沒有新聞,沒有法人的推估數據,沒有股價K線,沒有股市交易資訊,投資人會如何做決定?

應該是會計算一下每一段時間可以獲得多少報酬,例如每年的股息有多少,這樣可以概略知道報酬率,

另外可能會依照每年的獲利來估算要多久可以回本(這是本益比的概念),萬一不想持續投資,賣出的價格是否令人滿意(市值成長或衰退)?這些是投資前應該考慮的基本問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選擇投資標的是透過比較各種數據,找尋相對便宜、報酬率較高的股票,

例如找本益比較低、殖利率較高,或是成長性較高的股票,不過,因為個別產業或企業的屬性不同,許多個股無法以同樣的標準來比較,

像是一些運動競技會有不同『量級』的比賽,如果拿不同『量級』的數據放在一起比較,可能做出錯誤判斷,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的成效和企業或股市未來情勢有關,但人無法預知未來,只能從過去或現狀來推測可能的發展,

對於一般人而言,常見的技術分析說股價維持在趨勢線上,或是季線、年線之上,代表趨勢不變仍持續看好,是從過去發生的股價波動現象,推測未來可望延續,

這樣的推測可以成立的理由是,股價趨勢由許多因素共同建構而成,包括資金、景氣、企業獲利與成長等因素,而這些都不是短期立即會改變的因素,所以趨勢一旦成形就不易改變,需要一段時間整理調整才會讓趨勢出現變化。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短期股市是投票機器,長期是秤重機器,中短期的獲利必須要知道大家會如何投票,中長期投資則必須知道企業的實質重量,

兩者所關心或專注的重點完全不同,但也不是截然無關,企業具有實質獲利能力,自然會吸引市場參與者投贊成票,

股價由乏人問津轉而變成市場追逐的焦點,初期必然是基本面出現實質的轉變,但後期只吸引關心股價波動的投機客,不看秤重機器的數字,只追隨市場投票風向,把股價推升至偏高的水準,埋下後續市場大幅修正的風險。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場機制是依照供需而調整價格,大家都想搶的東西,短期內供給不足,價格就會比較貴,但時間拉長之後,供給可能會增加,需求被滿足而不再搶購,價格就會降下來。

在股票市場中短期是看人氣資金往那裡去,大家都搶買的股票,自然水漲船高,類股族群隨資金流向而波動表現,

但這不是中長期可以持續不墜的漲勢,因為股價漲高之後供需會改變,景氣會循環,資金人氣會轉向,企業要能長遠維持一定的獲利水準才撐得住股價,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外資或投信等法人的買賣超必須揭露,一般人每天看得到法人買賣哪些股票,常出現法人買超股價就漲,法人賣超股價就跌的現象,使得投資人以為法人有主導股價的能力,

實際法人的買賣超,未必和股價波動正相關,只是有時候法人買賣超剛好和市場共識方向一致。

市場裡有各式各樣的投資者與投機客,各自對股價或企業價值有不同的看法,少有單一股勢力能夠主導股價走勢,必須有多數市場參與者的共識,才足以讓股價形成趨勢,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裡有各式各樣不同特性的產業,淡旺季、營運特性、景氣狀況各有差異的企業,再加上個別股票的大股東或經營者,對於股價的看法不一定相同,

正常而言,股市常態應該是個股分歧表現居多,但實際經常是整體多數股票呈現一致性的波動,

原因之一是整體景氣與資金對於個別企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即使企業營收還沒有成長,股市投資人也預期企業將受惠於景氣擴張,因心理預期或想像而使股價上漲,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會說話,股價表現優劣可以預告未來基本面的好壞、前景樂觀與否,

但這不必然可以完全正相關的連結,尤其在中短期的波動,有時候會與基本面背道而馳,需要等一段時間,股價才會回歸到基本面的方向,

要觀察中長期的均線走向會比較貼近基本面的方向,因此可以用預估的經濟成長數據變化,反向推測中長期均線可能的走勢,進一步評估股價指數可能的風險。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方法沒有絕對的好或壞,通常是因情況不同而有相對適合的做法,

例如市場會呈現不同的漲跌特性,有時候急漲(或急跌),短時間內就出現較大的漲幅,有時候缺乏明顯方向的來回波動,如果投資人是採取見漲而追價的方式,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

在急漲時追高,還有更高價可以賣出而獲利,在盤整時期追高則很容易套牢在盤整區的相對高點,某些時期可以獲利的方法,換到不同的時空環境下可能無法獲利,對於市場情勢的判斷,是學習投資的重要課題之一。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走向應該與景氣基本面的方向一致,但偶而會出現兩者走勢背離的現象,通常市場觀點會以資金與籌碼因素來解釋,

例如基本面不佳但股市卻上漲,通常會說是因為利率極低、資金充沛所致,屬於無基之彈,或是基本面很好但股價卻下跌,則可能解釋為漲多拉回,待籌碼沉澱後仍可以回到原本的上漲趨勢,

這些解釋可能是對的,但也可能忽略一些未知或不確定的因素。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季均線是觀察股市波動的重要位置,但長期趨勢則得看年均線,

實際景氣指標裡,股市就是以今年對比去年同期的變化來決定景氣燈號,換成技術分析的概念就是看年均線扣抵位置,若扣抵位置仍低,意味年均線可以維持上揚,股市所呈現的景氣趨勢就仍持續上升。

投資的時候只要長期趨勢向上,年均線持續上揚,不管短期如何波動都可以繼續持股?不一定,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的漲跌趨勢不會一夕成形,多半是逐漸緩慢的調整,其中一個理由是投資人無法預知未來,不確定未來情勢的變化,理性的投資人會分散資金進場的時間,或是分批調整持股,

當股價趨勢如預期的發展,就持續原本的動作,上漲時逐漸加碼,相對高檔漲不動時逐漸減碼,覺得前景有疑慮或已經呈現跌勢再退場。

不同的投資人會有不同的時間觀點,有人是以『月』當時間單位,觀察營收變化決定是否投資,有人以『季』為單位,依照財報決定持股如何調整,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