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股觀察 (245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正常情況下買賣雙方對於價格多半有歧見,買方希望價格越低越好,賣方則希望價格越高越好,

理論是由供需決定價格,不過多數時候交易的雙方都有預設的參考價格,例如參考歷史本益比股市大約在12~18倍區間波動,

參考這項數據的投資人自然會覺得高於18倍是偏的高價格,低於12倍是相對便宜的價格,實際價格大約會是在合理的區間波動。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許多不同角度來看待任何商品或資產價格是否合理,且不同角度所認定的合理價格可能有極大的差異,

例如一般日常的服飾或鞋子,功能或尺碼都一樣的商品,就實用角度可能沒有差別,而且說不定背後都是同一個代工廠所製造的商品,成本差異也不大,但掛上不同的品牌或在不同地區,在不同的時機環境的售價就會不一樣,都算是合理價格,

但消費者是用什麼樣的價格(成交價)購買呢?成交價通常是看環境而定,例如都會區百貨公司,或是郊區賣場各有不同的價格。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商品價格上漲可能有許多理由,正常的狀況可能是產量降低,物料成本增加......等,或是有些時候單純是商家哄抬價格,

例如可能賣給觀光客特別高的價格,用正常的供需或物料成本不一定能夠解釋為何出現特別高貴的價格,而是商業運作的貪婪造成。

股市的上漲同樣可能面臨正常的景氣或基本面無法解釋的情況,而是許多市場玩家共同哄抬的結果,但要哄抬價格也需要一些客觀的環境因素,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就基本面的評估,大致會有一個合理的價格範圍,例如許多個股股價常在10~15倍本益比波動,

除此之外,若投資人對於企業成長性或產業前景有特別樂觀或悲觀的預期,就會使股價偏離合理範圍,呈現超漲或超跌。

只是企業成長性或產業前景的預期,還沒有實質的營收獲利數據,仍屬於猜測推估的成分,可以樂觀的估計,也可以保守的估計,要採用哪一種版本的推測?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喜好及立場觀點,很難真正客觀看待同一件事,而且人總是看到自己想看的,忽略自己不願意看到的,篩選特定立場的資訊,更是不易看清事情全貌,

但這不必然造成錯誤的後果,在股市裡正因為存在不同的觀點,有人看好買進,也有人看好而賣出,才能使交易順利進行。

股市裡達成交易之後,可能(暫時)有一方獲利而另一方虧損,(暫時)獲利的一方不見得是正確的決策,虧損的一方也未必做了錯誤的決定,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事物的價值不等於價格,但有時候價格會暗示價值的高低,或提供判斷價值的訊息,

例如一般認知一分錢一分貨,價格比較高的物品,理論上可能具有比較高的價值,但是價格相對於價值會不會太高(太貴)?

有些時候是主觀的認定,例如奢侈品的價格,明顯高於功能與規格類似的一般品牌商品,以同樣的功能而言,奢侈品的價格明顯高於價值,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很難注意到沒有發生的事物,例如健康的時候不會意識到自己未來可能會生病,因而飲食缺乏節制或懶得運動,要等到健康狀況出問題,事情已經發生才會被注意。

這現象在股市是一樣的,股市累積一定時間的漲幅,因為遲遲未見下跌,投資人不會去注意各種可能導致下跌的因素,而風險就在投資人忽略的地方造成威脅。

投資人會知道自己忽略掉某些重要的事情嗎?通常不知道,我們只會注意那些使我們驚訝的事物,而不是那些讓我們視而不見的事物,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股指數再創新高,突破近期高點,在新聞裡呈現的狀態似乎認為股市會繼續上漲,理由不是經濟繁榮而是熱錢太多,不只是上看萬二,連二萬的目標價都出現了,

當股市處於明顯的上漲(下跌)時,一般說法是不預設漲(跌)到什麼位置,持續看漲(跌),

在技術面角度確實如此,不跌破中期均線之前不看壞,但在風險角度看待這樣的漲勢則是另一回事。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是否太貴,或是否形成泡沫,當下無法判斷,要等股價下跌一陣子,或是泡沫破滅之後才能確認,

不過,人的感覺會習慣或鈍化,原本覺得很貴的價格,如果維持比較長的時間都沒有下跌,久了之後,人就習以為常,覺得那是正常價格,但其實可能正處於價格超漲階段。

人的慣性是基於過去行為而逐漸養成,過去股價總能夠維持上漲趨勢,逢拉回進場總有利可圖,就習慣看好未來,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的上漲原因有一部分來自於投資人的期待,企業營運成長的時候,期待營運更好,期待企業規模更擴大,或是期待新產品帶來企業的成長,

而企業營運狀況不佳的時候,期待未來可以好轉,景氣不佳的時候,期待復甦到來;

如果投資人不僅沒有期待,反而是擔心,不知道衰退的情勢何時才能好轉,或是擔心景氣不會如預期的好轉,股價則會反映負面情緒而下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驅動股市波動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投資人的情緒,

即使理論上股價已經漲得過高(或跌得夠深),理性評估不適合再追價(或殺低賣出),還是會有許多投資人將理性暫時拋在腦後,讓情緒主宰投資行為,

人很難以用理性抵抗恐懼或貪婪情緒,這是人類經過演化出來的天性,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裡的現象是:大漲三日,散戶不請自來。

一般投資人進場的理由,比較多是因為股市上漲了,未必與景氣有關,景氣是拿來當理由或藉口,期待股市在景氣好轉的情況下可以持續上漲,

多數一般投資人也會因為股市上漲,認為景氣將會好轉而繼續持股,但這是股市的陷阱。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方面政府正要實施各項經濟振興或紓困措施,另一方面股市持續上漲,低點以來的指數漲幅已經超過30%,如果股市是經濟的指標,股市的表現是否顯示經濟已經好轉,不需要經濟振興措施?

或其實股市的表現與經濟脫鉤,無法成為經濟的指引?

經濟不好,股市卻繁榮,或是經濟不錯,股市卻低迷,這是可能發生,但無法長期維持的現象,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論上人無法預知未來,投資時對於企業或景氣前景的判斷,都只是猜測,

但並非盲目的猜測,可能是依據景氣指標或經濟成長預估,判斷投資風險,或是運用技術分析工具推測未來可能的發展,

不論是景氣數據或技術分析,畢竟是基於已知的資料,推測未知的發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不會是看到A現象就必然出現B的公式,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經過一段大幅下跌之後,再緊接著長紅上漲,多頭反攻看起來像是局勢逆轉,

如同台股近期低點以來上漲超過2000點,四月份的月K線約是千點的長紅,這麼大幅度的強勢上漲很少見,至少在最近十幾年來都沒出現超過千點的長紅,所以這可以帶給投資人較強的持股信心?

這兩千多點的反彈大約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不過先前的下跌只花6天,如果用漲跌的速度來比較,空頭的勢力還更強,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有一個說法:當漲幅(跌幅)超過20%,可以算是達到多頭(空頭)走勢,台股大跌之後的反彈幅度已經超過20%,可以算是股市已經回升而不只是反彈?或是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

近期低點以來的反彈超過2000點(約25%),確實是不小的上漲幅度,即使在景氣擴張期間,股市的波段漲勢都未必有這麼大的漲幅,

但這是先跌30%才出現的反彈漲幅,反彈幅度大,是因為下跌的跌幅也大,不能單純以漲幅達到某一個條件而說行情趨勢改變。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應該關注未來,但沒有人能預知未來,只好依照過去的經驗,由現況推測未來,

所以選股時會回顧企業過去的營運績效與各項財務數據,若能夠一直維持穩定或成長,就推測它未來也能有同樣的營運水準,這是長期投資投資角度的重要依據,

即使暫時因市場情勢混亂而使股價下跌,但由於企業未來仍舊可以維持營運水準(或配息),在市場回穩之後,企業市值(股價)也能回到一定水準之上,使長期投資者可以不懼股價大跌,繼續持有股票或是在下跌過程趁危機入市。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很容易受群體動向的影響,社會上流行什麼事,親友間有什麼熱門話題,都會影響個人的心態與喜好,這是群體動物的天性,觀察別人的動向,以協助自己判斷生存的機會與風險,

這樣的特性在股市可能有好處也有缺點,在上漲的趨勢過程,與多數群體方向一致,追隨趨勢對於投資有正面助益,但是在特殊極端時期,通常是相對高低價位區,必須違背本性,與群體逆勢的方向才能獲利。

跟隨群眾的本性不必刻意學習,投資人自然而然就會,所以股市大漲三日,散戶不請自來,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的經驗是相對成熟的已開發國家股市波動幅度相對較小,例如台股波段漲跌15%,同時期美國道瓊指數的漲跌幅度是10%或更小,

不過近期美國的波動幅度反而比台股更劇烈,動不動就大跌大漲觸發熔斷機制,有違過去的經驗常理。

為甚麼成熟的已開發國家股市波動幅度比較小?應該是因為大型企業營運相對成熟穩定,不像年輕的小型企業營運波動起伏較劇烈,正常而言,大型企業或長期營運相對穩定的企業,股價波動相對較平穩,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市場遭遇數十年未曾發生過的危機,也意味著有機會出現數十年難得一見的投資機會。

目前遇到非經濟因素的肺炎疫情,是很難見到的危機,算是好機會?台股近兩個多月跌掉3000點(或約30%),又在幾天內快速漲超過千點,美國道瓊指數在幾天內上漲超過20%,漲幅達到多頭趨勢的定義,算是好機會嗎?

其實若沒有肺炎疫情,可能還是會有其他事件或理由讓股市下跌,好的投資機會不一定是遭遇了甚麼樣的危機,而在於股價是否夠便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