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投資的修練 (58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股市中短期的漲跌波動不一定有特殊理由,可能只是投資人對於市場的情緒反應,

不過,投資人的頭腦卻可能會編造出某些理由來解釋股價的漲跌,

看到股價上漲會認為未來基本面可以逐漸好轉,或股價下跌又覺得未來的基本面好轉程度有限,若基本面改善程度有限,但股市卻上漲,可以解釋為資金過剩,但如果資金過剩而股市還下跌,則可能解釋是因為股價已經太貴。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年初大幅下跌之後又大幅反彈,幾乎回到下跌之前的位置,從股市的表現來看,似乎原本導致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肺炎疫情,對於經濟景氣幾乎完全沒有影響,

但這並不合理,實際的影響很大,包括企業的倒閉無薪假,或是各產業的供應鍊產能與庫存調整,商務旅遊的限制或是工作習慣的改變......等,都會對經濟造成影響。

當然股市不是所有的漲跌都有合理的邏輯,即使未必符合常理的現象,人總能找到理由來合理化或解釋,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票價格是由市場交易決定,交易期間隨時可能有新的訊息,新的預期出現,使得價格隨時都在調整改變,

若是新的訊息或預期屬於突發性且是相對重大的變化,就會導致股價的劇烈調整,例如今年2~3月因為肺炎疫情導致大幅下挫,

之後若是沒有更重大的變化,沒有新的訊息或預期來干擾,股價就依照原本的趨勢而延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論上股價的表現應該和企業營運狀況有關,實際除了營運狀況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因素會影響股價,

而有時候其他的因素甚至可能成為主導股價的最主要力量,營運績效不一定是股價(中短期)表現的保證。

就第1季的營收獲利來看,台積電(2330)的數字比聯發科更好看,但聯發科(2454)的股價漲勢比台積電更明顯,本益比也明顯較高,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裡的熱門題材,或是其中股價容易上漲,受到較多關注的股票,常是來自於尚未真正發展普及的新科技新產品,

例如5G、疫苗、或尚未發表的新世代產品,因為還沒有真正實現,可以存在較多的想像空間,股價的漲勢則是由企業的真實價值加上想像空間所創造。

股價漲跌的原因,有新聞所述的表面理由,也會有基本面評估所造成的理由,還有心理預期的理由,不過最終都還是會回歸到企業營運績效的檢驗,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會無視於景氣的壞消息而持續上漲?應該不會,如果景氣確實持續衰退,股市終也會回到與景氣一致的發展方向,

現在的股市不是無視於景氣的壞消息,而是已經知道壞消息且也先跌過了,

還有另一個理由是因為疫情逐漸趨緩,股市對於重啟經濟活動具有的正面期待與想像,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心快樂時所看到的世界是多彩繽紛的,痛苦時則看到相對悲觀憂鬱的世界,

人很難有真正客觀的觀點,面對股市也是如此,對於市場波動現象的解讀,都隱含著心裡的期待,而這樣的偏見容易導致投資決策上的災難。

加權指數在年後第一天(1/30)帶量大跌696點,將下跌而出現成交量擴大視為有人承接,是有信心的表徵,隱含是正面的預期,而這樣的預期是否合理?經過兩天之後出現201點上漲,代表市場已經止穩?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固然投資人的投資績效與市場狀況有關,但更多時候最嚴重影響績效的,卻是投資人自身的心理狀態,

因為貪心的想賺更多,而在相對高點大幅加碼,慘遭套牢,或是擔心股價繼續崩跌,而在相對低點認賠虧損出場。

股市上漲(或下跌)的時候常超乎投資人預期,有觀點認為看待股價不需預設立場,這樣才不會錯失股價超漲的利益,只是投資過程較大的風險,通常也藏在股價超漲的空間裡,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裡有許多表面可見的現象,例如股價的波動、成交量的變化、法人買賣超等,通常會比較明顯的影響投資人的情緒,或改變市場的氣氛,

股價大漲時讓投資人情緒樂觀,市場氣氛熱絡,股價大跌時又快速的轉為悲觀,

同時,股市也存在一些看不見的事情,例如風險,心理預期,或一些尚未揭露的重要訊息,這些看不見卻很重要,可能是真正影響股價表現的關鍵,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是原本主觀的投資邏輯有問題,而是客觀背景環境不適合,

投資人調整主觀想法未必能夠獲得較好的結果,而是保持原有的主觀邏輯,等待客觀環境適合的時機才出手,對於投資的風險與績效的掌握程度較高,可能獲得較好的結果,

這是巴菲特提到站在本壘區,等到好球飛來才出棒的概念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的波動無法預測,沒有一定的規則可循,因為背後是投資人的心理與情緒作祟,可能超乎常理的瘋狂樂觀,也可能極度悲觀,

不過在部分技術分析的理論認為股價可以推測,例如看到頭部或底部型態,可以由型態頸線推測漲跌幅的滿足位置,

或是藉由費波南係數推測可能的漲跌幅與轉折時間,或指標交叉、均線交叉等現象推測股價波動方向。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的波動與市場情緒有關,若預期前景樂觀,擔心錯失投資機會,較不在乎小幅的價格差距,以追價的方式買進會使價格波動幅度增大,

或是預期局勢轉差,迫在眉睫,或是帳面獲利很大,不在乎砍價出貨,則會使跌幅擴大,

相對的若投資人情緒較穩定,較謹慎而不冒險,則會使股價的波動幅度相對較小,也使整體風險較低,藉由波動情況可以概略推測市場情緒。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的波動會改變市場的氣氛,影響投資人的情緒,大漲的時候讓投資人直覺認為前景樂觀,不過有時候股市的波動不一定帶有趨勢意義;

人的直覺與情緒容易佔據頭腦的運作空間,趕走原本應該可以冷靜仔細思考的狀態,當股價出現較明顯波動,情緒與直覺容易成為影響決策的主要力量,而這種情況不會帶來較佳的決策品質。

遇到較明顯的股價波動時,要考慮的是除了市場氣氛與情緒之外,有沒有哪些事情改變了,是不是真的具有足夠的理由來追價?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由市場決定,不是所有持股者決定,是由參與交易者共同決定,

如果只有少數人參與交易,這些人又以相對較高(或低)的價格成交,其他多數未參與買賣者的持股價值也受少數人的決定而波動,

短期內只靠相對少數人的判斷而決定股價,使得股價可能偏離合理價格,但若是長期角度而言,持續一段時間,累積夠多的市場參與者,較多人共同判斷的價格,應會比較接近企業真實的合理價格。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景氣穩定擴張階段,普遍企業獲利較佳,上漲的股票數量較多,整體指數相對比較容易呈現漲勢,

對於一般投資人而言,這是相對比較安全的投資時機,不論採用何種方法選股,都有較高的機率找到上漲趨勢的股票。

當景氣可能失去繼續擴張的動力,或許尚未達衰退程度,股市還未轉為空頭但也無力續漲,而變成區間來回波動,股市裡有部分股票上漲,也有部分股票下跌,所謂選股不選市或類股輪動會成為市場裡的主要觀點,選股不選市隱含的理想狀態是只選上漲的個股,不選下跌的個股?實際不會有這麼完美的情況。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人的決策判斷來自於對市場的認知,如果覺得眼前所見的市場現象是獲利的機會,就會投入資金,

投資人遭遇的情況常是自己以為是投資的機會,實際投入資金後卻套牢了,可能投資人確實看到了投資的機會,但卻忽略許多其他同時存在風險,是投資人對於股市的視覺狹隘而出現盲點。

投資人怎麼會忽略股市風險?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看起來不像是風險,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的出發點與心態,影響了投資時所承擔風險,

例如是想追求快速獲利,或追求相對較高的獲利幅度,選擇投資標的方向就會以波動幅度大,股性活潑,可能是股價表現與基本面連結程度不高的股票,同時可能使用融資槓桿,無可避免的會承擔較大的風險,

如果是追求相對穩定安全的獲利,相對比較會優先考慮基本面情況,不用急著追逐股價波動,可以等待相對較安全的價位與時機,或許會錯失一些可能的機會,但也不會涉入相對較高的風險。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性容易只看到自己想看的事情,如果投資人心裡想的是要趁股價下跌撿便宜,任何現象都可能被解讀成為股市止穩或止跌訊號;

昨天台股指數開盤大跌,最大跌點達195點,收盤只跌39點,留下117點的長下影線,

等著想進場的投資人看到指數由大跌變小跌,留長下影線,會覺得這是止跌訊號,不過,若看了下面的例子,恐會覺得要再多考慮一下。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角度的選股,會找中長期營運穩健或營收獲利成長的股票,投機角度的選股則可能是技術面長紅突破或成交量擴增的股票,

看到長紅突破的股票卻發現它營收嚴重衰退,心裡是否該有一些風險警覺?或是存在判斷的矛盾,要以長紅訊號或是營收衰退為主?這在投機或投資會有不同的決定,不同的執行邏輯。

隨著股市行情的發展,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特性的股票表現,初期是以投資為主的資金,中後期則會加入投機為主的資金,投資人是否可能讓資金在適當時機轉換標的,當一些較早起漲的股票陷入休息時,把資金轉入較後期表現的股票,藉以讓資金更有效率的運用?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人理性旁觀的時候應該可以理解一個股市的基本道理:不要試圖(也沒有辦法)賣到最高點,

要留一段給別人賺,這是為了降低風險,免得上漲波動急速反轉時措手不及,或捨不得出場反而套牢;

不過,真的置身其中的投資人可能不會這樣想,因為看到盤面熱鬧,似乎有許多個股能夠表現,貪心的念頭會多過於旁觀的理性節制,心裡想的是該怎麼樣才能買到漲停的股票,或想著股票稍拉回就要進場,免得錯失良機,這是理性的心被市場情緒影響,轉而變成貪婪,當股價反轉時,若心裡想的還是逢低進場,就很容易造成虧損套牢。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