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股觀察 (255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市場由各式各樣的投資人組成,沒有人可以單獨決定股價,想要買到便宜的價格,必須有人願意低價賣出,或是想要以高價賣出股票,必須找到有人願意高價接手,

而影響交易意願的方法就是必須能提供某種誘因,讓投資人認定未來會變好或變壞,就可以提高價格賣出或壓低價格買進,

不過市場裡多的是精明的投資人,不是隨便就會聽信各種謠言或資訊,而是依據合理的判斷邏輯來做決定,多數時間股價都是當時條件之下的合理價格。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周指數下跌跌幅並不大,指數還維持在月季線之上,但破底的股票數量卻不少,

先前提到推動股市波動的原因之一是時間壓力,如果大戶或法人在某個時間點之前要完成持股的調整,接近時限之前就可能看到股價波動幅度變大,

上周的個股調整就可能是這樣的現象,屬於年底之前的調整,這些賣壓告一段落後或許有機會反彈,但可能是短線反彈,中長期走勢還是要看景氣與政經情勢的變化而定。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商品的價格是多少才合理?許多商品除了實質的使用價值之外,還有一些情感價值或甚是炫耀價值,而這些非屬於實質使用價值之外的部分,常是商品得以提高售價的原因,

價格由市場決定,即使很貴還能成交,是當下環境所決定的合理價格,看起來很貴,卻也能夠在商業社會裡存在,它除了實用性之外,更多是感受或展示的價值,

這種想像的價值,讓消費者覺得它值得花更高的價格,股價也是類似的概念。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的成效取決於未來,但人無法預知未來,只能利用過去已知的資訊推測未來可能的樣貌,

這種情況下要能夠具有多元觀點,才不會受限於特定角度而錯誤的推測未來,例如只採取一種觀點以股價線型當判斷依據,認為過去股價一直呈現上漲趨勢,就以過去的趨勢延伸推論未來會一直上漲,

這樣的單一角度推論是危險的,因為沒有只漲不跌或只跌不漲的股價,必須有股價線型以外的其他觀點共同推測才能更接近真實情況。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認為外資或大戶的賣超不利於股價,有時候看到外資或大戶減碼,股價卻不一定會跌,只是持續整理,追蹤外資或大戶動向未必有助於判斷股價表現?

這個問題和判斷股價整理到甚麼情況才會轉變的邏輯類似。

先前提到失去耐心急著成交的心態,是推動股價波動的重要原因之一,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營環境的改變對於企業都需要一段調整時間,例如先前貿易戰開打,造成各種供應鏈轉移,商品供給有暫時性的短缺,可能出現漲價、重複下單、去庫存等等各種調整現象,

這些不確定性因素消除之後,投資市場才相對較容易評估企業的營運狀況,做出合理的資產配置,股市行情才相對比較穩定。

因為美國政策改變,企業經營環境將會再有不確定因素造成的調整,這是明年股市會面對的問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種商品的賣方總是會宣傳自家商品品質精良、物超所值買到賺到,買方考量的是能否符合需求,

需求強勁時不需要賣方的宣傳,都能順利銷售,甚至漲價還供不應求,

但如果賣方講得天花亂墜,實際卻是吸引不了買家,恐怕就得降價或重新調整商品以符合市場需求,這是一般商品的現象,股票也是類似的概念。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常商業交易裡概略有偏向買方市場或偏向賣方市場的現象,例如颱風過後的青菜產量減少,會偏向於賣方市場,即使產品不漂亮又貴,買方還是會買單,

這取決於買賣雙方的供需差距,供需差距較小的時候買賣雙方相對均衡,漲價漲不動,跌價也跌不多,

量價都維持平穩,暫時不必期待會有明顯的價格波動,要等到有新的突發事件或供需情勢變化才會觸發價格波動。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是由許多不同層面的因素共同影響,難以用一個精確的數值來表現,在各種條件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中長期平均的價格區間就可以算是合理價格,

依照投資(投機)週期長短或觀點差異,可能是季線、年線上下合理乖離,或是某一個本益比範圍都是合理價格,

而在前景較為樂觀、成長較明顯時,股價傾向於靠近合理價格區間的高價區,修正調整時則可能偏向靠近於低價區。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買進或賣出股票有很多理由,可能是受基本面吸引而買進,或覺得前景仍然看好,但是剛好需要資金,或法人結算績效後要重新配置,即使基本面不錯,仍賣出股票調整持股,

而這些各式各樣的原因都可能導致股價的漲跌波動,同一種理由例如企業營收獲利成長,有些時候會使得股價大漲,有些時候無法激勵股價表現,

股價波動不一定會合乎道理,替股價波動找理由常只是按照主觀想像在編故事。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經局勢是複雜多變的,固然有許多研究理論與預估模式,要能有效預測未來仍舊是一件困難的事,

所有預測都有前提與假設,都是基於目前所有條件不變才能獲得結論,只不過所有條件都會隨時間改變,如果只看到原本的結論而忽略其中前提假設,就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

年底各機構會發表明年情勢的預估,多半認為成長略低於今年,認為降息循環不變,不過這些預估多半是建立在目前現狀的條件,美國新任總統川普的影響還沒有完全被納入考量,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指數的表現顯示整體股市方向,多數個股表現概略會和指數的方向一致,不過各不同的類股族群表現的時間可能有落差,

某些類股族群先陷入修正,另外一些則可能還繼續上漲,較明顯的漲勢過程是個股輪漲,但休息整理的個股不能破底下跌,

若是同時有股票上漲也有股票破底,整體未必會是漲勢,或甚至下跌破底的股票較多,形成輪跌現象就變成跌勢。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種財經政策措施都是一種選擇,決定資源運用順序,優先照顧某類需求,而在股市顯得有受惠族群與受害族群,

股市的資金則隨著政策而調整,追逐各種因政策而受惠的投資,當政策主張鮮明的領導人上台,各類財經報導開始彙整可能的影響與效果,

但股市是否會如同政策調整方向的變化?不一定,或是會隨時間而有不同程度的改變。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前提到10月底到11月初可能是行情轉變的時機,不過今年略有不同,

過去統計11~12月份是台股上漲機率較高的月份,而11月常是外資明顯買超的月份,但如果單純以統計機率認為11~12月有季節行情,而決定在10月底進場,至目前為止(就指數而言)還無法獲利,

且今年11月以來外資賣超台股,持續在期貨佈局大量空單,似乎並未看好今年底的季節行情,這種情況還能期待後續的股市表現?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川普勝選成為美國總統,一個角度解讀是減稅激刺激經濟,美元升值同時股市大漲,加上關稅推動通膨上升,聯準會改變原本的降息路徑,甚至需要升息壓抑通膨,所以美債殖利率上升(債券下跌)?

原本市場覺得降息有利於股市上漲,現在可能出現通膨而不降息,但市場卻不擔心通膨對股市的負面影響?

另一個現象是川普政策訴求製造業回流美國,正常而言弱勢貨幣比較有利於製造業的出口,但選後是美元強勢,其他出口國(如台、韓、日)貨幣貶值反而有利於出口到美國,進而打擊美國製造業,這是一個市場表現與政治訴求的矛盾。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新公布的景氣分數比上個月低了一些,但也還維持偏熱的黃紅燈,領先指標維持上升,只是上升幅度縮小了,景氣略有走緩的現象,股市漲不動是合理的,

不過股市展現的並非只有已知的景氣現狀,股市還會展現投資人對於未來的預期或想像。

看到景氣由熱絡開始走緩,投資人是否會想像這是經濟由盛轉衰的開始?或本來對於前景並不悲觀,但是看到股市修正而開始有悲觀的預期?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聞會替股市漲跌找理由,例如因為AI前景樂觀所以股市上漲,或是因為川普要收保護費或課徵關稅,所以股市下跌......等,

但實際漲跌因素未必是新聞所寫的理由,川普前一次當美國總統期間,台積電股價有不小的漲幅,而在AI熱潮之下,台積電在今年的7~8月間也有不小的修正幅度,

多半新聞只是找一個剛好和股市漲跌同時發生的事件來當作理由,時機的巧合並不代表當中具有因果關係。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前提到以歷史經驗觀察,股市行情可能接近轉變時機,但是以歷史經驗或統計資料來當作推測的理由並不是安全的方法,偶而會有例外的情況,

歷史經驗只能當作是一種提醒,可能會發生與過去相似的現象,但並非必定會發生,還是需要以實際盤面呈現的訊號來推測。

近期股市的現象是,指數雖然顯得強勢而接近歷史高點,卻有不少個股是相對弱勢而接近破底走勢,如果股市行情出現轉變,是指數向下修正而相對低檔個股反彈?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場裡有各式各樣不同類型的投資人,有人以長期觀點的投資考量,有人只做短線投機交易,存各種不同想法,理論是不太容易形成集體一致的想法,

為什麼有時候還是會突然的集中買進或賣出,形成大漲或大跌而出現行情轉折?

股價是由買賣雙方的力量互相拉扯達成平衡,市場理性情況下的股價波動應該相對是平緩,除非股價明顯偏離合理位置,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無法預知市場會發生甚麼樣的變化,只能等待看到股市漲不動或開始修正再轉變方向,不過問題是人可能會對市場的轉變視而不見,

因為過去的走勢都顯示趁回跌進場就可以等到未來的獲利,或是股市修正時會有各種樂觀的報導,認為下跌只是短期現象,很快可以回到漲勢,

當頭腦裡只有期待漲勢持續的想法,就會對市場的修正及各種可能的風險視而不見,這種單向的樂觀預期是造成損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