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股觀察 (259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高股息ETF的股息較高是因為除了成分股的配息之外,還加了資本利得、收益平準金,

最近新聞提到金管會要求要求ETF的實際配息率,不得超過「參考配息率」(追蹤指數的股息收益率),股息來源會以成分股的配息為主,這將使股息降低,

其實不須金管會出手,股市行情的變化就足以讓股息降低,主因是景氣變化。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市場波動不明顯,波動幅度縮小,是追價意願有限,相對謹慎或觀望的現象,可能是在等待訊息明朗(例如關稅),觀望前景的變化,觀望企業營運是否因為關稅而有所改變,

或是不願意接受眼前太高的股價,同時缺乏明顯利多或利空的力量來打破暫時觀望現象,

由於無法預知未來,等待市場出現明顯變化再判斷是合理的,但等市場變化再動作也無法提前布局或防範風險。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比國際股市的表現,台股今年表現相對比較弱勢,會有觀點認為台股只是暫時落後,進場等待跟上國際股市腳步就可以獲利,但這是危險的想法,

之所以落後就是有些原因讓資金不願進場。

台股相對弱勢可能有幾個原因,其中之一可能是預期下半年經濟會開始面臨調整壓力,包括關稅、匯率、基期等因素,都使下半年景氣數據及企業獲利狀況相對較低迷,或是因為台股去年漲幅較大,壓縮了今年上漲空間,或是國際資金轉向其他可能上漲空間較大的市場。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積電法說會釋出正面的營運狀況,足以再發展出新一波漲勢?可以領軍台股續漲行情?

股價短線受利多新聞刺激而上漲,並不一定代表會對中長期趨勢造成影響,正面的營運狀況是影響中長期營運趨勢的一部分,但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必須考慮,上述的問題得有更深入的思考。

至今為止台股加權指數的最高點在去年七月中出現,台積電的高點則是在今年一月初,而法說會的利多新聞讓股價回到高點而(暫時)並未再創高,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選擇投資標的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考量,例如選擇低本益比、營收成長,選擇股息殖利率高的,或選擇各種類型ETF,選股價表現符合某種技術型態,選法人加碼的股票......等,

但任何一種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下,都有不一樣的成效,有些時候營收成長可以刺激股價大幅表現,有時候卻沒有任何效果,某些時期高殖利率股票表現很好,熱潮過後的績效卻落後市場表現,

除了選擇的方法邏輯之外,外在情境是另一個很重要因素。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論上市場會很有效率的反應各種訊息,甚至因為投資人的預測而提前反應訊息,等到真正公布訊息時市場的波動未必如想像的激烈,或可能逆向表現,

不過,人的注意力有限,無法同時關注太多事情,當出現特別吸引注意力的事件,大家都把焦點移到特定事件上,反而會忽略其他重要訊息,使得市場未必能夠即時反應所有訊息。

目前市場關注焦點都在關稅,當然關稅高低會影響企業營運狀況,或影響經濟情勢的變化,而對於股市的影響則要看是否有意外,是否出乎預料的變化,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有些現象會反覆發生,讓投資人以為見到同樣的現象就可以預測下一刻會如何發展,

例如有些時候尾盤大單的拉抬或摜壓股價,會在隔天逆向波動,前一天壓低的股價,隔天立刻漲回來,或是技術分析的理論見到長紅突破壓力代表開啟漲勢,後續還有行情,

不過,影響市場的因素複雜,過去會重複發生的現象也可能有不同的發展,主要原因常是環境或市場條件改變、時機不同、股價位階風險不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有些個股在除息前看到投信明顯買超,外資趁機倒貨,例如華碩(2357)前天尾盤拉到漲停,是來自於高股息ETF的買盤,投信為了股息而大幅買超以致於拉高股價,這樣會是有利於ETF持有者的操作?

高股息ETF的獲利來自於配息及股價價差利益,先前因為台股的多頭漲勢使許多個股股價升高,價差的利益讓各ETF可以有較高的股息殖利率,

去年以來台股已經不再繼續維持漲勢(年均線平緩或下彎),ETF成分股的價差利益消失,各高股息ETF的配息逐漸降低,獲利回歸到只有股息而沒有價差利益的狀況,ETF募集的熱度消失。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把股市下跌歸因於戰爭並不完全合理,戰爭是一部分原因,還有其他需要考慮的因素一併考慮才合理。

如果股市要漲,戰爭來了都檔不住,如果股市要跌,不需要任何利空都會跌。

戰爭是無法預期的事件,而且不只是戰爭無法預期,股市裡有各式各樣無法預期的事件會影響股價漲跌,如果每次都怪罪意外事件,只會不斷遭遇損失,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時候股價漲跌是有明顯可見的原因,例如突然公布的關稅、利率、衰退等,市場預期之外的變化就會讓股價大幅波動,

其實較大的意外事件不會常常發生,股市裡更多時間是沒有特殊意外事件的交易日,這些時間較缺乏驅動股價劇烈波動的力量,

但原本就具備景氣擴張(或衰退)的力量,股市的日常波動仍會維持趨勢慣性,需要注意的是可能導致趨勢慣性改變的力量。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股價上漲所以看好前景,看好股價持續上漲?這是股市常見的觀點,有時候確實會是如此,但並非每次都是對的,

影響股價的因素很多,基本面只是眾多因素之一,投資人的情緒或心理預期也很重要,心理因素甚至比基本面更重要,

不過市場的心理因素缺乏客觀的評估標準,難以精確衡量,無法以心理因素當作投資或投機決策依據。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許多不同的力量會驅動股價表現,例如企業優異的營運績效、獲利顯著成長,更好的報酬讓股價跟著上升,

或是也可能在基本面維持不變的情況,因大量資金流入而推升股價,或是一些與基本面因素間接關聯的考量,如作帳、ETF換股、指數權重調整或增減持股、除息、投機套利等各項因素,

如果各項影響股價的力量都偏向正面,股價表現自然容易形成漲勢,若各項因素之間互相干擾,正負面力量牽制,股價就會偏向於來回震盪。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股市連續大跌時幾乎所有股票都一起下跌,反彈時多數個股也一起反彈,但有反彈幅度的差異,

當指數再回跌時,個股的差異進一步擴大,昨天已經看到有個股跌回相對低點,同時還有少數個股仍維持反彈走勢,

個股差異表現讓指數會較接近是區間波動的來回震盪,這種情況通常就會被描述成選股不選市,但其實也等於是缺乏明顯的方向,是成交量不足、沒有行情的另一種說法。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每家企業各有不同的營運狀況,但在股市裡卻經常會有多數股票呈現概略相同的波動方向,只是波動幅度依照個別基本面前景或籌碼條件而有不同,

條件較為正面的企業,股價上漲時漲幅較大,修正時跌則得較少,條件較為負面的企業則跌得多漲得少,長期而言,股價表現仍舊和基本面正向關聯。

行情反彈過程是多數股票都能上漲,依照個股不同的條件,有些個股無法達到季線,有部分個股則是能夠回到季線或更高的位置,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緒無法推升股價,行情的動力來源除了正面樂觀的心態,更重要的是資金,在市場現象就是成交量必須要持續擴增才會是漲勢的現象,

不過有時候一個突發的新聞訊息就會讓股市大漲並同時看到成交量改變,怎麼會知道明天、後天、未來成交量是否會增加?

當然無法預知未來的實際情況,股市的推測都是基於一定的前提假設,越是合理、符合邏輯的假設與推測,越能接近未來的實際現象,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中短期的漲跌波動是由市場情緒推動,沒有規則可循,經常是上漲達到一定程度,維持一段時間不跌而讓投資人覺得相對安全了,進場時卻開始回跌修正,

因為情緒很難維持不變的強度,情勢很難維持穩定狀態,使得波動難以持續延伸,從股價的漲跌來推斷是否適合進場,是不可靠的想法。

推斷漲跌波動能否延伸,必須找到市場情緒之外的其他因素,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經局勢的轉變會使市場資金移動,而股價波動會很快速的反應局勢變化,短期內急跌後開始反彈,容易讓投資人以為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或是以為局勢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糟糕,

但實際不應太早下定論,重大政策(關稅、匯率等)的影響層面廣泛,許多企業所受到的衝擊很難在短期內就在公開資訊中顯現出來,

基於風險考量應該是假設後續還有利空,只是暫時尚未揭露,股價是在訊息的時間落差期間才有反彈表現空間。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裡是買賣雙方同時存在才能達成交易,不過新聞訊息通常明顯的是以買方觀點呈現,只要不是股價大跌的情況,會有各種看好前景的題材,有各種理由鼓勵進場,

這些看好前景的觀點可能是合理的,但卻是一種不完整的觀點,既然是買賣雙方同時存在,也就還有另一種觀點,賣方觀點也會影響市場,同時一併考慮才是相對完整的思考。

賣方觀點是一種風險思維,例如停損,當股價不如預期或達到某種條件,理論上應該斷然處置,免得虧損擴大或血本無歸,如果缺乏這樣的風險思維就進場會很危險。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的波動內容是資金移動,表現不如預期樂觀的企業會面臨資金撤出,營運維持優異水準的企業則會在股價下跌時吸引資金進駐,不同的個股族群在股市波動過程逐漸出現強弱差異,並調整至相對合理的價格,

只是影響股價因素非常多,人的注意力有限,注意到特定變數就可能忽略其他因素,短線股價會針對特定題材激烈反應,被忽略的其他因素則會在未來以意外型式對股價造成影響。

關稅的暫時豁免或調降,加上AI題材再起,成為短期市場關注焦點,拉抬了股市表現,但除此之外,有些其他的因素暫時被忽略,而這些可能成為市場熱絡背後的風險,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經歷大跌之後出現反彈,由於跌幅夠大且有一段時間不再破底,導致大跌的利空事件(例如對等關稅)逐漸化解,融資經過大幅縮減,外資也漸由賣超轉為買超,似乎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股市跌完了嗎?

目前市場焦點大多還是圍繞著關稅相關新聞,關稅協議談成了之後,股市就可以重回漲勢?關稅是影響股市的重要因素,但並不是唯一因素,

如果關稅協議談好了,可是景氣卻開始衰退,股市應該看漲或看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