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做任何事情都會先有計畫,按照計畫執行,但計畫的事情和實際可以達成的結果,兩者之間通常有些差距,

而造成差距的因素和原本目標是否具可行性、是否考慮各種細節、是否能事當因應外在變化等都有關係,想像的總是比較簡單,實際面對或執行又是另一回事。

遠大的目標容易引起共鳴,想像的事情總是比較容易,造夢的時候比較容易吸引鈔票,刺激股價表現,或是在選舉的時候可以吸引選票,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稅政策對於直接被課徵關稅的企業影響顯著,但另一種是本身沒有被課徵關稅,卻可能因為關稅導致景氣衰退,受景氣影響的企業,

前者是美國營收比重較高的企業受害,後者是全面的,只有極少數企業不受影響,當景氣轉變使股市走向空頭,幾乎所有個股都會修正,

市場的投資機構資金會轉向所謂防禦型個股,追求的是抗跌、追求跌幅比指數小,但對於一般人而言保留現金就是最好的防禦。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前台股上市加權指數的年均線還維持向上,但如先前文章提到,隨著基期上升,年均線可能在接下來的1~2個月內轉為向下,

而這是因為台積電撐住指數位置,其實許多個股早已經是頭部成型,年均線向下形成空頭走勢,

股市的風險不是現在才出現,有許多個股的高點在去年就出現,已經修正超過半年,川普的關稅政策再給市場一記重擊,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由市場所有交易者共同決定,股價下跌是市場交易的結果,為甚麼當股價大跌之後新聞或一般投資人多半傾向於認為是股價被低估,而不是認為原本下跌前的股價高估?

手中有持股就會認為股價越高越好,如果市場上較普遍的情況是有套牢或虧損,就越容易抱持認為股價低估的觀點,其實是一種主觀期待而未必是客觀事實,

大戶或外資是用撤出資金的方式表達觀點,想知道客觀的股價是否低估,得看是不是有足夠的資金願意承接籌碼,市場用資金決定的結果,多半會比個人主觀判斷還接近事實。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新公布的景氣領先指標持續向上,景氣燈號維持黃紅燈,二月的景氣數據看起來並未朝負向發展,

不過三月的股市卻出現較明顯的修正,股價指數的表現也是景氣指標的一部分,下個月的景氣數據是否會有所變化?

至少原本紅燈的股價指數在下個月應是無法繼續維持紅燈。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氣數據或企業營收很亮眼,股價卻弱勢大跌,可能的原因是原本估值過高面臨修正調整,或是未來景氣即將轉弱,股價領先下跌,前者趨勢可能維持向上,後者趨勢轉向下。

市場樂觀且股價趨勢向上時,每次回跌修正都提供進場機會,趨勢向下時則相反,股價拉回特定均線或看似支撐價位都無法止跌,

看似止跌或支撐價位都可能在短暫反彈後跌破,如果樂觀心態沒有改變,總想趁回跌時進場,會越套越深。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個別股票在不同時期會具有不同的特質,某些時期遇到產業快速發展,被歸類到成長股,享較高本益比,隔一段時間之後,成長性降低,可能就不再被視為成長股,

如果營運維持穩定,就變成價值型股票,一旦股票特性改變,股價會先經歷較劇烈的調整才逐漸穩定下來,

在這過程企業仍然優秀,但股價的調整會讓高價區進場的投資人承受嚴重虧損。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完美的股票並不存在,各種條件經常是相互衝突,例如成長性較高的股票,股價通常就比較貴、本益比相對較高,高價進場似乎是比較冒險,

若找低本益比或高殖利率的股票,看似安全但成長性相對較差,股價上漲空間有限,不同時期的股市內容會有不同特色的股票成為主角。

在股市多頭時,是景氣擴張、企業營運成長時期,較多資金願意找尋機會冒險,成長股通常表現較好,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時總希望找到股價便宜,又能營運成長,且前景樂觀,或說同時具備價值低估、低本益比股、高殖利率、高成長的股票,

但這種具有完美條件的股票並不存在,市場上有很多專業的投資人或投機客,隨時張大眼睛找尋著各種機會,只要股價低估、看起來有機會表現,早就被買走了。

用價值高估、低估,或是高低本益比、殖利率等描述股價狀態,隱含的基本邏輯是存在一個基準價格,才能用來比較是否高估或低估,但實際並不存在基準價格,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場是藉由價格機制決定資源配置,沒有任一個人能主導價格,而是全體市場參與者透過交易共同決定,

市場群體內有各種不同角度的資訊,理論上可以共同做出較好的決定,所以市場價格所指引的方向具有參考意義,市場通常是對的,能夠預告未來經濟的趨勢,

不過一般人的問題是:如何適當解讀市場現象,並從中獲得有效的決策資訊?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響股市中短期波動的因素很多又複雜,無法確定是甚麼原因造成股價下跌,無須尋找中短期波動原因,

但若觀察一段夠長的時間,股價形成某一種趨勢或現象,就得慎重看待其中可能隱含的機會或風險,試著思考其中可能的原因。

去年10月之後的台股指數概略維持在22300~23700區間來回震盪,持續至近期跌破震盪區間下緣,且形成月、季線交叉向下的現象,如果是看景氣數據、整體企業營收,暫時還是維持成長,和過去一段時間沒有明顯差異,股價下跌可能是市場對未來的擔心,至於是擔心甚麼事?會不會只是杞人憂天?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場同時會存在投資與投機行為,投資行為與景氣及產業前景的關聯較高,同時如果主力大戶拉抬股價都可以吸引追價買盤,可以藉由炒作各種概念股獲利,投機交易就會熱絡,

以時間順序來看,投資行為會較早出現,投機行為則比較晚。

在股市低迷且市場氣氛悲觀時期,只有按照基本面價值評估,認為股價已經合理的中長期投資人願意進場,這是最初期的投資行為,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時候股市的現象是前景預期樂觀、營收獲利成長的股票在跌,基本面普通或甚至衰退的股票在漲,似乎股價表現和基本面沒有正向的關聯,

這個現象的原因之一是時間,短期股價波動和基本面不一定有關,但中長期則會是正相關,所以營運成長的企業股價下跌可能是短期現象,一段時間之後股價就會重回上漲趨勢,

因此短期下跌是提供進場的好機會,不過這裡需要注意的風險是,所謂的短期很難知道實際會修正多久,也無法預估修正多少幅度,太早撿便宜仍可能造成嚴重套牢或虧損。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交易來自於對未來的想像預期,覺得未來獲利會成長而買進股票,覺得未來獲利會衰退而賣出股票,

想像預期的未來和實際情況會有差距,有時候過度樂觀,有時候過於悲觀,每一個人單獨想像的偏差,到市場上可能集體累積成巨大的偏差,

或是藉由不同觀點的想像偏差互相抵消,形成集體共識的合理觀點,對於想像與實際情況之間的調整,就形成股價的波動。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期投資總會經歷過許多市場動盪或景氣高低起伏,能夠跨越這些長期波動的,是企業優異的競爭力與經營績效,

例如具有護城河、技術領先、高市佔率或獨佔市場等特質,造就能夠跨越波動並值得長期投資的企業,但是用甚麼樣的價格投資是另一個問題。

股價由市場決定,投資人認為股價貴或便宜的判斷不一定符合市場交易結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股價不如預期的發展,一般人會去找股價波動的原因,從中找出一些繼續持有股票的理由,或是相信未來股價可以繼續創高,願意等待股價調整,這是正常的反應,不這麼做反而才是違反人性的異常現象。

在股市上漲趨勢過程,一般人已經吸收了許多有關於企業營運優異的資訊,產業前景樂觀的印象深植腦中,並且先前的股價波動之後總能持續創高,逢拉回進場總是有利可圖,有甚麼道理要改變這樣的信念?

當然是繼續持股等待調整,預期修正後有繼續獲利的機會,但這是危險的,過去的績效表現(不論是股價或企業營運)不代表未來可以有同樣的績效水準。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是由市場裡買賣雙方交易共同決定,而買賣雙方必定是有不同的考量,才會做出買進與賣出的兩種截然相反的決定,

哪一種決定才是正確的很難在短時間內就看清楚,要等一段時間之後,股市趨勢及產業或企業營運狀況有明顯轉變之後,才能判斷先前的買進或賣出是否正確。

一般投資人考量股票進場或退場的理由通常較受到市場當下氣氛的影響,股價上漲就看好,下跌就看壞,時間觀點容易侷限於股價短期的表現,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企業經營績效優異,且持續看好未來的發展,產業仍持續擴張,推測產業趨勢沒有改變,理論是應該趁股價拉回時進場,利用市場大跌撿便宜,這是不受股價修正影響仍保持樂觀的想法,

不過,若是從股市經驗來看,股價會領先基本面表現,股價下跌一段時間之後可能看到基本面不如預期的發展,

在股價開始下跌到基本面變化明朗之前,股價下跌幅度還不大的時候,一般散戶不會察覺市場的危險,有一段時間屬於市場的猜測摸索期,這段期間如何應對市場變化或風險,會影響後續投資成效。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短線看似經常大漲大跌,每天有各種重大新聞,拉長時間來看市場的波動不像表面所見的激烈,

例如目前台股指數的季線、半年線都維持平緩而沒有明顯的趨勢,趨勢的改變經常是緩慢漸進的,要隔一段時間來看才會發現明顯差異,而其中景氣指標、匯率、利率的調整,是影響股市趨勢變化的基礎,必須定期關注。

關稅的影響層面複雜,但最終會呈現於經濟體的匯率、利率、股市表現。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前台積電調升資本支出都是帶動股價上漲的利多,但是到美國擴大投資卻不是,

過去台積電的資本支出是看到需求成長而投資設廠,調升資本支出代表未來營收獲利會持續成長,而到美國擴大投資雖然也是因應未來需求而設廠,不過其中有政策施壓的力量,未必完全基於商業利益考量,

加上美國製造成本較高,在美國生產會壓低毛利率,即使未來需求仍持續看好,但毛利率降低,對於股價還是會造成壓力。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股票是應該趁股價修正時進場,但修正到何種程度才適合?

這是一個很難判斷的問題,股價不會因為是績優企業就不會跌,市場心態悲觀時,任何好股票都會大跌,

而所謂逢低進場是希望買在相對低點,不是買在跌勢的半山腰或不知何時才能止跌的位置。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企業公布財報看起來很好,營收獲利成長數字不錯,但股價就沒甚麼反應或甚至還下跌,最直覺的解釋就是不符市場預期,雖然財報數字漂亮,但市場預期更高,所以股價不會漲。

一般投資人常認為企業營收獲利亮眼應該刺激股價繼續上漲,這是危險的想法,

並非是股價和企業獲利無關,而是除了企業獲利之外,股價還同時和其他因素如市場心理預期與資金有關,需要企業獲利加上心理預期同時呈現正向才會讓股價上漲,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股價表現應該和個別企業的營運狀況較有關,但不同的族群特性還是會影響個股表現的空間,

獲利績效同樣優異的兩檔股票,屬於熱門類股族群的個股會遠比另一個股強勢,本益比也會比較高,因為投資人對於熱門族群有較多樂觀的想像,願意以較高的價格買進,投機客也願意追價,

但熱門族群是會改變的,現在的熱門族群在未來可能變得乏人問津,過去大家不願意買進的族群,可能變得熱門。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企業總能持續保持獲利,克服各種經營挑戰,理論是可以不理會市場大眾心理的想法,不理會市場波動,認定好企業就持續投資,

但一般人卻不一定適合這麼做,理由之一是不夠了解甚麼樣的特質才是適合長期投資的好企業,

另外股市的波動特性可能讓股票帳面價值出現嚴重虧損,影響持股信心,導致非理性的決策,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個股表現,即使是基本面優異的企業也不是一直漲不停,偶而績優股股價休息時期,可能會有其他個股或類股的輪流表現,

但無法預測何時、何種情況會出現不同的個股或類股調整,只能了解所面臨的風險及可能的機會,觀察市場在面對各種風險與機會時如何表現。

有時候外在看起來對企業營運有負面影響的風險,但股價可能利空不跌,或是市場投資人覺得影響有限而不理會風險,有時候則是企業有許多正面發展的機會,但投資人卻在意某些風險威脅,使得股價受到壓抑,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農曆年後的中短期的走勢來看,櫃檯指數相對比較強勢,台積電、0050都比加權指數弱勢,權值股與其他個股出現不一致的表現,

如同先前台積電相對強勢時期,櫃檯指數相對弱勢的不一致,其中轉換的原因自然是在風險與機會的考量,

台積電還不確定會面臨甚麼樣的關稅與風險挑戰,讓市場資金顯得觀望而使股價顯得停滯,另一方面櫃檯指數及其他跌深股票,賣壓暫時減輕而出現反彈的機會,讓資金轉而追求反彈的機會。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銀行對客戶向來是有差異化的服務,如果是往來金額夠大的客戶,就會是貴賓等級服務,一般小額往來的客戶就是抽號碼牌慢慢排隊,

在金融領域(也包括房地產)是以資產規模來決定服務待遇,頂級豪宅要看看客戶資產才決定要不要接待,房仲懶得理會看起來寒酸的客人,

不過當景氣或整體資金狀況不一樣的時候,服務的態度也會改變。例如去年房地產的限貸使交易量降低,代銷與房仲的經營壓力增大,可能使服務態度會好一些。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金進到股市裡追求報酬,除了部分以企業價值的邏輯而長期持有的資金之外,多半是隨著外在情勢變化而轉換持有標的,

追逐最具有表現機會的類股族群,投資機構才能避免績效落後而被淘汰,

當市場流行高股息ETF,大家都一窩蜂把資金集中追逐相關類股,發行更多同類型基金,當市場流行AI科技,又吸納了所有資金推高各相關企業股價,這樣的群眾效應使流行類股超漲,其他類股則乏人問津而超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裡常會出現同類型的股票齊漲齊跌,新聞通常會說是某類概念股的表現,所謂概念股是歸納出來的,或是編出來的,

例如AI伺服器概念,最初比較明顯的漲勢是由廣達、緯創、技嘉等帶動,初期鴻海股價並未上漲,這時期不一定會將鴻海視為AI概念股,等到鴻海股價上漲時才被納入,

不過,鴻海的業務和電子產業內各產品幾乎都有關,是蘋果概念股,是電動車概念股,也可以是電腦周邊,也和網路通訊有關,只要是電子產業相關,要用甚麼概念股套在鴻海都可以,關鍵還是在股價會不會動,股價會動就被納入某類概念股。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周五股市跌246點(1.05%)看似不小的跌幅,但上漲下跌家數卻差不多,實際是台積電佔了指數的大部分的跌幅,

而這在農曆年後的跳空缺口回補時就有徵兆,先前提到台積電並未回補缺口,成為相對弱勢或落後股。

去年的股市行情看似指數大漲,實際是台積電及部分權值股的表現,有許多個股出現明顯修正,而農曆年後則是相反的現象,台積電拉低了指數的表現,內容卻有不少個股出現漲勢。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中長期趨勢表現應該會和景氣趨勢一致,不過所謂的景氣趨勢是一個廣泛的說法,景氣是由許多不同的產業綜合呈現的結果,

通常是在景氣變化較劇烈,趨勢方向與幅度都較明顯時,股市才比較容易看到多數類股同步表現的明顯趨勢表現,

其他時間經濟整體裡可能有部分產業景氣繁榮,另一部分卻相對低迷,綜合起來使得整體景氣趨勢的方向與幅度較小,這可能使股價趨勢也顯得較不明顯,呈現於股市內容則會比較偏向於個股表現。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個股的調整能否得到共識認同,吸引更多資金加入市場,是後續能否出現波段漲勢的關鍵,雖然鋼鐵股短線看起來強勢,但以中長線角度來看,季線都還沒有轉向上,尚未形成多頭漲勢,

而從經濟基本面來看,鋼鐵是經濟發展的原物料,具景氣循環特性,在景氣成長的情況下,原物料股才有較好的表現機會。

如果要猜測原物料相關類股能夠好轉的原因,較可能是戰爭結束後的重建需求所帶動,只是目前還無法確知情勢會如何發展,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場由群眾組成,在群眾裡人性行為會相互模仿,看到個股股價強勢上漲,會去找相似的族群、產業、基本面條件、線型等各方面類似的其他個股,期待條件類似的個股也能一樣出現強勢表現,

如果市場裡的資金、人氣都充足,條件類似的個股輪流出現漲勢,而形成族群表現,就會帶動整體行情發展,所能否出現特定類型的族群股票表現,是推測行情的重要參考。

引領行情的類股是人氣匯聚,維持均線多頭排列、可以持續創高的股票,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股價會領先基本面,股價漲跌波動初期多半無法確知是否未來基本面有所轉變,只能衡量當下的風險情境,並基於已知的相關數據推測是否調整投資配置,需隔一段時間才知道基本面是否有所轉變。

風險情境包括股價是否偏高、市場是否過熱、外在政經環境是否利於股市,已知的數據則包括景氣指標、企業營收獲利等,

不同角度的觀點對於風險會有不同的想法,例如AI相關供應鏈的企業營收獲利數字普遍亮眼,從企業營運數字來看是樂觀的,且各投資機構、媒體報導、市場氣氛等也都看好AI相關企業,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常產業發展的過程,在初創時期的產品或服務相對稀少,供給無法及時跟上需求,價格較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企業只要能夠提供相關產品或服務就能獲利,

隨著產能提升,供給量達到一定水準之後,產品或服務的規模擴大,企業的成本可以降低,顧客也能以較低的價格獲得服務,

雖然產業規模擴大,需求增加,但同時加入競爭的企業也增加,企業反而不一定能獲利。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聞描述貿易戰角度的多是以美中競爭為主要觀察角度,而美國對台灣相對友好,似乎認為台灣企業較不受影響,但以商業運作邏輯來想,台商沒有不受影響的理由。

關稅問題如果以商業運作的邏輯來看,可以把它想成是商品的上架費用,例如7-11或是一些電商平台的通路,可以接觸到許多消費者,讓商品放上貨架就會有銷量,廠商會盡量想辦法讓商品進入這樣的通路,即使要犧牲些微利潤,付出一點上架費用也會接受。

美國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美國政府等於是這個消費市場的上架平台,今天平台老闆覺得利潤都被製造商拿走,平台的營運卻一直虧錢(製造業消失、貿易逆差),只好推出新政策,要不是把製造業搬進美國幫助減少平台虧損,就是收取一定比例的商品上架費用。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各財經雜誌過年期間的報導,概略都是看好紅包行情,看好AI相關供應鏈,各類股似乎都有表現的理由,

不過若看股市真實內容就會發現,個股的表現和報導呈現的是截然不同的樣貌,更多股票是維持休息整理或甚至已經回跌,多數類股的中長期均量都呈現下滑,成交量的訊號顯現股市不易有行情。

樂觀的觀點會認為股價休息、成交量萎縮只是農曆假期前的短期現象,假期之後成交量就會回升,只要成交量回升就可以脫離盤整休息,確實這是一種可能的現象,投資(投機)當然是可以有樂觀的預期,但除了心理預期之外,還必須思考甚麼訊號或現象才是符合心理預期的表現,足以成為決策的訊號,若缺乏明確的判斷邏輯或訊號,樂觀的預期只是一廂情願,更可能因為盲目樂觀而輕忽風險。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假期前台股連續上漲五個交易日,有些個股經過整理而突破糾結的均線,或是從相對低點反彈突破月或季線,

同時權值股如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等都維持在多頭排列的各均線之上,行情似乎有蓄勢待發準備再漲的態勢,正常而言假期後成交量會明顯擴增,技術面現象讓行情有機會朝正面發展。

不過,農曆年前的上漲通常是因為節前賣壓暫告一段落的短線表現,未必是趨勢現象,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短期波動無法預測,猜測農曆年後股市會不會漲,和猜硬幣正反面的意思差不多,

實際股市許多想法都像是猜測,例如看到股票某一天強勢上漲,可能就猜隔天也會漲,看到股價突破均線,也會猜股價將續漲,或是看到股價上漲,就猜測企業營運有轉機......,

因為無法預知未來,股市裡的決策都有些猜測的成分,只是猜測的背後是否有所依據,是否按照特定邏輯來猜,決定了投資(或投機)的成效。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是經濟指標,加權股價指數的表現會呈現經濟概況,觀察股價指數可以概略判斷經濟是否屬於適合投資股票的時期,

只不過股價指數是整體表現,內容有許多個別差異,只有在少數時間會出現大部分股票齊漲齊跌,其他時間的股市內容個別差異明顯,能否在個別差異中找出較好標的,是影響投資績效的重要因素。

整體是否適合投資(投機)?和選甚麼個別股票族群?兩個問題同樣重要,甚至後者更重要,因為即使套牢了,若選對股票在長期角度能夠解套並獲利的機會還是很高,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