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股價不如預期的發展,一般人會去找股價波動的原因,從中找出一些繼續持有股票的理由,或是相信未來股價可以繼續創高,願意等待股價調整,這是正常的反應,不這麼做反而才是違反人性的異常現象。

在股市上漲趨勢過程,一般人已經吸收了許多有關於企業營運優異的資訊,產業前景樂觀的印象深植腦中,並且先前的股價波動之後總能持續創高,逢拉回進場總是有利可圖,有甚麼道理要改變這樣的信念?

當然是繼續持股等待調整,預期修正後有繼續獲利的機會,但這是危險的,過去的績效表現(不論是股價或企業營運)不代表未來可以有同樣的績效水準。

雖然無法預估未來會有什麼變化,但可以思考目前的企業經營環境有沒有變化?包括景氣、資金、政策、產業競爭等都屬於經營環境的一環,另外還必須觀察股票市場是否有變化,因為股市是基本面的領先指標,籌碼、資金與市場心理的變化都可能預告未來的變化,如果企業經營環境與股票市場都和過去不一樣,就要有風險警戒,防範企業因外在環境改變而使獲利水準降低,使股價趨勢改變,這時候不能抱持和過去一樣的信念,需謹慎面對股價修正風險。

川普說政策調整會經歷動盪,有「短暫的」過渡期,但是對未來極度樂觀,用一般常見的市場說法是「短空長多」,可以趁拉回買進?其實股市的恐慌期通常是短暫的,但只需短暫恐慌就足以使市場心理或趨勢轉變,「短暫的」過渡期可能是充滿風險的。
......

 

「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https://vocus.cc/smartmoney/hom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martMoney 的頭像
    SmartMoney

    SmartMoney投資日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