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意外事件干擾,往年年初都是相對比較容易出現漲勢的時候,多數個股容易隨著指數同步上漲,

今年則是有較多個股的差異表現,雖然仍有部分個股在財報空窗期激情演出,但有部分個股即使營收還維持成長,卻已陷入修正走勢,慣例的季節行情消失了?

中長期股價應是依照基本面調整而有合理的漲跌,只是投資人沒有辦法隨時知道企業的營運變化,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看到營運成果,

須等一個月才知道營收有沒有上升,要等一季才知道毛利率、營益率如何變化,期間只能憑想像、猜測或推估來進行股票交易,使得財報公告期的空檔,股價容易出現超漲或超跌的波動,而年初又以超漲的情況比較常見。

在景氣擴張時期,如果股價超漲,不一定會大幅回跌,因為可以期待企業隨著景氣而持續維持成長,股價可以撐在相對較高的位置,等待基本面跟上股價,投資人也會因為景氣擴張而較有信心持股等待,但如果預期景氣或資金情勢將會轉變,投資人的持股信心降低,風險意識升高,可能提早賣出持股,在基本面尚未衰退之前,股價就已經領先修正,這可能是今年年初出現個股差異表現的原因。

台積電在去年初也出現明顯的快速上漲,但隨後幾乎橫向整理了一年,外資還發表報告認為投資台積電成為死錢,實際台積電股價是在高檔等待基本面跟上,而基於景氣及台積電的競爭力,讓投資人願意且有信心長期持股等待,除了台積電之外,還有不少績優股是去年初就見到高點,等了一年,股價卻沒有繼續上漲,這是一個重要的警訊,去年景氣夠好、資金充沛,投資人有信心可以持股等待,今年景氣與資金條件不一樣,投資人還有沒有信心可以繼續等?
......

「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https://vocus.cc/smartmoney/hom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