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歷史經驗與統計 (2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有效跌破月季線且月季線死亡交叉之後,要等多久才會有新的行情?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前看到的經濟預測多半認為今年的成長有限,而谷底落在上半年,下半年可以看到經濟成長率的逐季走高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股市有其自己的趨勢,是所有市場力量共同決定的趨勢,而逆勢的作為常無功而返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該如何看待股市裡因為某種意外訊息而造成的大幅波動?
股市不應因為單日的大漲而看好,或因單日大跌而看壞;單日的大幅波動通常不會改變中長期的趨勢
但有些中短期的波動行情是從單日的大漲或大跌而開始的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近日的成交量明顯萎縮,不過這未必做賣壓減輕的解讀,暫時應該是人氣退潮的現象
短期內成交量應該難以回復到較高的水準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技術角度低成交量伴隨的是相對的低價區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年底的股市有幾個特色  

一,會有統計資料被拿出來宣傳,說每年第四季至隔年初有較高機率出現漲勢;不過今年市況較差,這一點較少被提到,但年底作帳及元月行情仍然可能會在未來一段時間被提到
當然統計資料永遠有例外,只是不知道會不會剛好出現,大選行情的統計已經要被改寫,年底行情的統計也可能被改變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般訊息談選舉行情多半是統計選前一段時間有多少漲幅,不過這裡要看的例子是選前有多無聊,多麼的乏味

去年(99年)底有一次五都市長選舉,是在11月底舉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技術分析的均線,認為某一條均線代表投資人的平均成本,如果股價維持在均線之上,代表多數人獲利,較不容易下跌
不過若是均線的時間拉得很長,平均成本的意義也許就降低了;十年前的主流類股是哪些,當時的主角到現在可能有很多已經不太受到重視,現在的主流類股,十年後說不定也會被市場忽略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股市的修正時間長短與跌幅大小,理論上應該與景氣衰退的幅度有關
如果將過去的景氣循環調整概略分成為三種等級,輕微的調整,中級程度的衰退,嚴重的衰退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聞訊息說近10年股市年度低點之後六個月及一年後的報酬率可觀
時序已經來到11月底,以近日的走勢來看,今年度的低點大概會在近一個月內出現,會是好的投資機會?
這個歷史統計有其參考意義,但卻必須有更清楚的背景說明,才不會被誤導而盲目樂觀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股市中長期的高低點會有些基本特色
低價區一定是利空不斷,成交量極低,高價區一定是利多不斷前景光明,成交量很大
不過,投資人永遠不知道眼前的低量是否已經夠低,低量之後會不會有更低量;或是也不會知道大量之後會不會有更大量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四季到隔年第一季的行情統計,幾乎是每年都會被拿出來宣揚,應該已經不算甚麼新聞
不過即使是同樣的年底到隔年初的行情,在不同的環境背景之下,應該還是有些差異存在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周線創近期最大漲幅,軋空手,歐債有解行情啟動,補漲等....這些是在周五後所看到相對樂觀的看法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續出爐的經濟數據還是不好看,近期無薪假與裁員訊息也陸續出現,基本面的疑慮無庸置疑,股價因此而必然開始大幅修正?未必,或說是在中短期時間內未必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股市的調整速度有時候很快,但多半還是會停下腳步來等待基本面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裡回顧過去台股在明顯的跌勢之後,整理期大約花多久時間?
所謂明顯的跌勢指高點回跌超過10%,而整理期停留於跌勢最後段的一根長黑周K範圍內;如同近三周的股價波動區間大約停留在先前的長黑周K線範圍內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文"跌勢的速度"提到幾次指數在高檔逆轉,短期間內急跌約20%左右的例子
分別在89年上半年,93年3~5月,96年下半年
其中89年與96年的例子,跌了20% 只是跌勢的開始,後續還有更長期的空頭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正常而言是與經濟基本面趨勢大約一致,有時候股市走在前面,有時候同步表現
股市的漲跌速度很快,可能短時間內就有10%以上的差距,但如果經濟成長率有10% 就已經是超快速的成長了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如果回顧每季經濟成長率的數字, 對照股市出現急跌的時間點, 可以更清楚看出急跌後的反彈, 為何有些會成為逃命波, 有些卻成為多頭起漲

例如93年及97年分別是第二季及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是全年的高點, 隨後都是逐季降低, 年初股價的上漲都屬於逃命波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