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自由貿易的正常邏輯裡,金融市場應該是隨著經濟、景氣而波動,但實際政治(政策)還是會扮演重要角色,

政策方向的重大調整會帶來市場的劇烈波動,例如美國的關稅政策就造成股市大幅波動,

不過先前提到美國政策調整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貿易逆差,解決這個問題的另一個途徑是調整匯率,這可能是上周台幣大幅升值的理由,央行還特別說明是台幣存在升值的預期心理。

金融市場或股市的波動,多半事前就有潛在波動的壓力,而不是等大漲或大跌才發現局勢轉變,台幣匯率升值的預期心理早就存在,因為川普當選的政策宣示就是要解決逆差問題,敏感的投資者在川普當選時就會開始思考所帶來的影響並調整資產配置,不是等到經濟或景氣變化才調整,這是政治(政策)帶來的資金調整及市場波動。

如果預期台幣會持續升值,可能使資金持續流入而具有推升資產價格的效果,但另一方面對於外銷產業而言是帶來匯率上的損失,金控壽險(金融股)持有美金計價資產也會有匯率上的風險,當匯率大幅變動會讓受害與受益的企業股價波動,是後續行情要注意的風險(或機會),由於台灣是以出口為主的經濟體,股市裡也是外銷企業佔多數,要小心因匯率問題使整體企業獲利下降,而讓股市修正。

市場同時存在利多與利空,究竟是哪一項因素會是影響當下股市波動的主因,得視當下的條件而定,但另一項因素並非不會影響股市,而是可能延後或已經提前反應。
......

 

「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https://vocus.cc/smartmoney/hom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martMoney 的頭像
    SmartMoney

    SmartMoney投資日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