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媒體訊息總是要替市場的波動找原因, 只是所找的原因經常是不太有根據的帶罪羔羊
股市會出現帶量長黑, 有幾種潛在條件, 包括有大戶釋出籌碼, 市場信心脆弱, 股價漲多, ....多種條件綜合起來才易出現帶量長黑, 只不過這些理由通常很難具體用文字描述, 媒體只好去找剛好在當日出現, 與財經金融相關的新聞訊息, 來當做股市下跌原因
投資人該注意的是媒體所寫理由以外的其他因素

例如近日的帶量長黑, 媒體傳說與二代健保有關, 但在這之前, 外資在期貨的空單已經累積到相當的大量, 難道外資針對健保法案而在期貨避險? 寫來都覺得不可思議
不要在看到市場的漲跌波動時才找漲跌的理由, 而要在市場沒有太大的異常波動時, 就要隨時注意已經存在, 潛在可能造成市場波動的因素, 而不是要替市場波動找理由
漲多就會跌, 不需要特別理由, 融資增加太快也會跌, 同樣不需要理由
正常而言, 企業獲利與經濟情勢的改變, 可能引起市場的波動, 這些原因值得投資人仔細研究, 但除此之外, 那些不需要特殊理由就會存在的波動, 可以透過技術分析或相關的市場統計資料來理解
近期文章提過的波段行情統計, 年底現象, 等都可以適度理解市場現象; 經驗中多大漲幅, 漲多久時間, 多大的成交量...等都能提供適度的風險概念

相對大量長黑之後的狀況, 在過去歷史經驗裡也常見到; 例如去年一月初的最大量在1/7見到, 也是長黑走勢, 而當時最高點在1/19才見到, 技術現象就是大量長黑之後, 再漲就無法在見更大量, 甚至反向有人氣退潮成交量萎縮的現象, 這樣的技術現象才是該注意, 可能造成市場波動的原因, 而不是等見到漲跌波動之後才去找理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