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年中國將達成兩個重要里程碑;
一是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二是中國的出口總額將達到全球貿易額的10%; 正是日本在1986年達到的高峰
 
有些分析認為中國目前的情況和80年代的日本非常類似: 長期的過度投資, 導致超額產能和低報酬率, 過多的放款可能變成未來的逾期放款, 股市房市在岌岌可危的泡沫邊緣, 除非政府緊縮銀根, 2010年銀行的逾期放款將繼續增加
但也有許多跡象今日的中國和泡沫期的日本並不相同: 中國的人均GDP還不到日本或美國的十分之一, 繼續累積資本釋放生產力, 經濟仍有很大的餘裕, 開發中國家必須累積固定資本, 建設基礎硬體, 因此需要比較多的投資, 中國的固定資本佔產出的比重還不到80年代末期日本的一半, 同時中國仍有近一半的勞動力還在農村
2009年一些產能以高的產業投資已趨向保守, 多數資金流向基礎建設, 中國目前仍十分欠缺基礎建設, 投資建設公路,鐵路, 發電廠可以協助經濟持續發展
 
中國佔世界出口總額從2000年的4%成長達到10%; 日本經驗來看10%的市佔率是一個關卡, 突破關卡之後日圓轉強,貿易額隨即往下掉, 2010年人民幣同樣面臨升值壓力; 中國未來的成長動能必須轉向改由內需帶頭
 
小孩越生越少, 老人越來越多, 再過20年中國的勞工將變得又貴又稀少
2010年是中國勞動力累積過去幾十年"人口紅利"的黃金高峰, 人口扶養比達到最低, 2010年起將開始扭轉, 背負著越來越重"成長的痛苦"
 
在金融危機之後, 中國是世界上最努力支撐經濟泡沫, 確保經濟不會崩盤的國家
2009年上半年所有銀行的放款量比2008年全年還多五成, 總額達到1.1兆美元, 問題是, 這些錢流到哪裡了? 會產生什麼後果? 答案並不清楚, 有銀行估計50%是用來進行大規模基礎建設, 這有助於增進信心並且帶來成長, 緩解失業問題, 而且基礎建設會協助商業發展
但中國的歷史上, 放款常常受政治左右, 即使未必變成呆帳, 放款的決定卻常與信用品質無關, 錯誤的放款決定將帶來昂貴的成本, 也產生多餘的產能, 很可能在2010年底就會看到後果, 屆時, 中國將失去曾經挽救全球經濟的美名, 甚至很諷刺的在這過程中, 竟然還拖垮了自己的經濟
-----------------------
以上摘自2010趨勢--經濟學人雜誌
 
中國仍舊是全球的焦點, 客觀的看待其中的成長契機與危機, 思考可能的投資機會與風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