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絕對可以獲利,沒有一定安全的股票,有某一項優點存在,就會對應存在某一項缺陷,

例如低本益比的股票看似便宜,其實通常是因為缺乏成長性,或是未來獲利難以估計,相反的,具有未來成長性的股票,股價就會比較貴,本益比較高,

或是股息殖利率也是類似的概念,股息殖利率高可能意味後續的成長性較差,投資時如果要找低本益比、高殖利率的股票,就可能因為成長性不佳使得股價不會漲,而缺乏價差空間,要股價便宜同時股息價差兩頭賺,又是低風險的完美情境在現實中並不常見。

股票短線的波動比較多是來自於題材,或是利多新聞的刺激,像是最近企業公布獲利與股息,有些創歷史新高的正面新聞而讓股價上漲,因為去年企業獲利成績多半還不錯,現在會有比較多低本益比、高殖利率的股票,這可能讓股價的下跌空間有限,也是台股指數能維持在相對高檔的重要原因,股票具有低本益比、高殖利率的條件除了短線可能受利多刺激而使股價上漲之外,也適合長期投資?

實際情況可能因為企業去年的優異成績,成為今年難以超越的障礙,企業繼續成長的空間變小,本益比不易上升,使得股價也不會有太多上漲的價差空間,中長期投資該關注的不是現在的股息狀況,而是未來能否繼續維持同樣水準或更好的股息條件,現在是低本益比、高殖利率,並不代表未來還會是,所以景氣循環股如面板、航運,現在看起來本益比很低,但股價卻沒有因此而明顯上漲。

看待股價波動需同時考慮現在與未來,若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忽略未來的風險,可能陷入危機而不自知,但若過度憂慮未來的局勢轉變而放棄眼前的利益也未必是明智之舉
......

「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https://vocus.cc/smartmoney/hom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