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你必的工作份量越來越多,可是能夠拿到的收入越來越少,同時你還投入更多的資源,而且找更多人一起來投資;這會是一份好工作?好投資?

下面是一家去年重整裁員的公司過去四年來的資料(103~100年的資料)

營收    76398    101979     93032     63886

淨利    -10240       -2878     -1871       2070

營運現金 7062     10898      -516        6179

投資現金 -4591   -10273   -12931    -10147

自由現金 2471          625   -13447     -3968

現金增資                 2931       9417      3758

 

 

可以看到四年間的營收增加(工作份量越來越多),淨利減少(收入越來越少),投入更多資源(投資現金流量流出),現金增資(找更多人來投資,股本膨脹)

 

一般人若工作增加又收入減少,恐怕早就已經辭職了

不過,在股票市場卻似乎違背這樣的簡單邏輯

 

仔細想想,其實股票市場的地雷,有些都不是埋在地下,而是光明正大的擺在投資人眼前,但是投資人通常視而不見

 

背後原因常是公司舌燦蓮花,透過媒體播送著不知能否實現的美好前景,而投資人又選擇性的失憶,或對於明顯的危險視而不見

市場的訊息通常太多,而且大半是沒有營養的垃圾,只要吸收真正有營養的數字,就可以看清事實

投資基本邏輯只要從最根本的資料(營收,淨利,現金流量,股本),就可以避開股市大半的風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martMoney 的頭像
    SmartMoney

    SmartMoney投資日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