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第一季的經濟成長數字很高, 其中貢獻最大的是存貨, 其次則是民間投資


(下面這一段摘自小股民投資日誌書裡的文字)
庫存;在景氣由高峰轉向下衰退時期,物價通常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準,企業的庫存買進價格也相對較高,當需求減緩而且價格開始下跌,企業將面臨產品滯銷而且庫存跌價損失的雙重打擊,這時候庫存量越高的企業受衝擊越大;....相反的如果景氣由谷底向上翻揚,市場需求增溫,產品價格也開始上升,這時候企業的庫存可以快速供給市場的需求而帶進營收,庫存量越大受益越多。
-----------------------
有時候庫存對於企業是正面助益, 有時候是營運負擔; 搭配經濟循環概況, 如果景氣正從相對高峰向下循環, 高庫存就可能會成為負擔
但如果不是以景氣循環位置來判斷, 與庫存相關的經濟數據則是企業經理人採購指數, 躉售與零售庫存與銷售數字; 假設這些數字不樂觀, 庫存就成為企業的營運風險

民間投資或是企業的資本支出, 與庫存有點類似; 因為企業看好未來, 所以增加庫存, 也增加資本支出以擴增未來的供給量, 但如果未來的需求不如預期的樂觀, 庫存是一個負擔來源, 再加上資本支出也成為營運負擔, 雙重打擊會讓風險更大--台灣第一季的經濟成長貢獻最大的是存貨, 其次則是民間投資;
追蹤個別企業在近兩三季內的存貨數字有明顯增加的, 要注意其營收能否同步增加, 以檢視庫存的負擔是否正在加重

谷月涵的文章裡提到一段相似的觀點: 資本支出激增是今年台灣重要的經濟動力, 一旦財政緊縮致使全球通縮, 那麼資本支出將成為沉重的負擔, 屆時台灣的經濟衰退恐更甚於其他國家

這項風險的擔憂是否只是杞人憂天? 下面摘錄的幾個訊息可能略透露其中的風險, 需持續追蹤相關的變化
--------------------
2010-07-17
美國勞工部周五公布,美國6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續第3個月下滑,為自2008年12月以來最長的跌勢,同時美國7月份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亦遠不如市場預期,達11個月以來最低。由此在在顯示美國內需疲弱無力,通縮隱憂浮現,消費者對經濟前景亦不樂觀,二次衰退風險升高。

2010/07/15 經濟日報
美國商務部14日公布,繼5月跌1.1%後,6月零售銷售再衰減0.5%,減幅超過彭博訪調經濟學家預估的0.3%,但汽車除外的核心零售銷售只跌0.1%,符合經濟學家預測,也優於5月1.2%跌幅。

溫家寶:主動調控使經濟回落(2010/07/17  時報資訊)
溫家寶在今年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2010年全年的經濟成長仍將以「保8」作為目標。若依此標準,加上今年上半年GDP增長11.1%的速度,中國下半年的GDP增長只要達到5%的標準即可,而政府手中卻還有央行升息、再次提高銀行間存款準備金率、甚至宣布徵收物業稅等一系列的超重量級的緊縮政策還未出手,也使得中國政府下半年的經濟政策特別受到市場關心。

陶冬:兩項PMI發展背道而馳 中國經濟進入轉型期(鉅亨網2010-07-08)
六月份製造業PMI,出現了連續三個月的下跌,而且跌得很難看。十二個分指數中十一個下跌(唯有庫存上升),多數下跌兩個百分點以上。具有前瞻意義的新訂單指數下挫2.7個百分點,出口訂單下挫2.1個百分點。
PMI指數,往往在第二季度例行轉弱。在過去五年中,有四年指數在第二季度下降,因此季節性因素是PMI走弱的原因之一。但是今年第二季度PMI的下降幅度,明顯大過過去的平均水平。再參照基建速度、房地産市場、汽車與家電銷售、鋼鐵價格,毫無疑問中國經濟在顯著失速,增長已經亮出黃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