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資產泡沫的本質, 是製造業的迴光返照
由於中國製造業所面臨的投資環境不斷惡化, 企業將很大一部分應該用於投資本業的錢拿去炒股炒樓, 造成了泡沫
並不是因為經濟更好, 老百姓更富裕而有錢買股買樓, 實際是製造業危機擠壓出大量資金, 造成短期的迴光返照
而這個現象造成的危機是資源被大量的誤導
------------------------------
以上摘錄自: 注意! 重點不在GDP ---- 郎咸平談振興經濟對策

央行的難題/釋出資金 難以導入產業 (2009/09/21 經濟日報)
金融海嘯後,企業投資意願低迷,金融機構放款更是保守,儘管中央銀行一年來密集七度降息,釋出資金卻難以導入生產部門等實體經濟。
經濟振衰起敝的關鍵就在於企業重啟投資,央行降息就是為了讓銀行有充裕資金可供給,然而,央行總裁彭淮南之前就坦言,貨幣政策有其侷限性,要靠財政政策,否則就像「把馬牽到河邊不喝水」,一樣無計可施。
去年9月央行降息之後,金融機構對民間部門債權一路下滑,年增率也在今年2月轉負,到今年7月,金融機構對民間部門債權餘額僅剩16兆7,686億元,比去年9月減少7,086億元
比較令人擔憂的是,這些資金流竄到哪裡?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2009-08-11 工商時報)
寬鬆貨幣政策效果先於財政政策,最值得憂慮之處,在於「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亦即資產市場容易因貨幣寬鬆而迅速回溫甚至過熱,以致「乍暖」;但財政政策對於實質部門的效驗,則無法在短期內顯現,例如生產、就業、出口等,若以月增率而言,比起去年第四季的最低點,容或有所成長,但比起正常年度或上個年度(亦即若改以年增率比較),仍是巨幅衰退,這是「還寒」的部分。
股市、房市的交易熱絡,只是現有資產的所有權移轉次數增加,並沒有給經濟體系帶來實際產出的增加,對實質部門的長期發展貢獻有限,卻容易在短期內因資產價格快速上升,反而產生泡沫化的風險。

上市、櫃公司今年上半年整體營收,較去年同期衰退9.3%,本業部分(營業利益)則衰退達81.3%,投資大陸地區收益則衰退46%。
交易所指出,依據各上市櫃公司申報之「赴大陸投資資訊」顯示,民國96年上半年及下半年全體上市櫃公司,淨匯出至大陸地區之投資金額為503億元及618億元,97年上半年及下半年分別為495億元及744億元,今年上半年降至465億元。【2009/09/17 經濟日報】
1至7月實質平均薪資 退至1996年水準 (2009/09/22)

陶冬 : 過山車還沒有停,不要鬆開安全帶。
由於庫存、消費和投資均處在極端低速的水平,行為正常化可以帶來相當強勁的經濟活動上的反彈(至少在環比數字上會如此)。
然而,GDP的復甦難掩兩大尷尬。 首先,銀行的金融中介功能尚未恢復,信貸並沒有實質性的擴張。其次,民間經濟活動出現了“生命跡象”,但是投資、消費依然低迷。目前的GDP復甦,基本上靠政府的財政支持。然而這些仍非自發的、可持續的正常消費行為。
----------------------------------
以上是新聞摘要

經濟復甦必須來自於實質部門的產出, 否則資產價格的上升是迴光返照
資產價格已經出現大幅的波動, 但實質部門的發展也仍有令人擔憂的部份
上面幾則訊息串聯起來, 面臨的情境有點類似郎咸平談的, 是擠壓出大量資金, 造成資產價格的變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