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只是一個對於量價關係與籌碼的極度簡化思考與推論

假設原本的狀態總共只有10張股票, 每張5萬元, 大股東或長線投資人持有5張, 剩下5張在外流通
股市在跌到相對低檔之後, 初期籌碼穩定, 不論是套牢的或長期持有的都不想交易了, 只有2張股票在市場換手, 於是成交量是10萬元
但是當股價上漲至55, 如果同樣要維持2張股票的穩定換手, 成交量變成是11萬; (成交量增加是因為股價上漲)
這時候可能有原本套牢的持有者把股票賣出來, 同時也有看好後勢的人進場買股票, 假設又多了2張股票出現在市場交易, 於是成交量變成22萬(成交量增加是因為籌碼釋出)
市場熱絡了起來, 樂觀的投資人又將股價推升至60, 於是成交量變成24萬
這時候不止一般投資人的股票出現於市場流通, 連長線投資人都賣出股票, 於是總共變成6張股票在外流通, 成交量變成36萬
這階段都是價漲量增的時期; 成交量的擴大, 是股價變動, 參與市場投資人增加與市場籌碼增加造成的結果

假設股價持續維持在60, 大股東也賣出2張股票, 變成8張股票在外流通, 成交量變成48萬; 這時候的成交量擴大, 不是因為股價繼續上漲, 單純只是市場籌碼增加造成的結果; 這是量增而不漲的現象, 如果要維持8張股票的穩定換手, 常態成交量必需維持在48萬(是初期的4~5倍)
量增而不漲的現象, 意味籌碼可能開始趨於不穩定

成交量增減, 是股價變動, 參與市場投資人數量與市場籌碼增減共同影響的結果
假設成交量萎縮了, 只剩36萬, 有幾種可能, 一是股價維持在60但有兩張股票不流通了, 或甚至四張股票不流通使市場只剩4張而每張值90, 或是一樣有8張在市場交易但股價剩下45
第一種情況是市場暫時在觀望, 第二種情況是量價背離的上漲, 第三種情況是量縮而價跌

常理推論認為, 當股價上漲應該會引來更多人參與, 會讓原本已經獲利的投資人釋出籌碼, 如同上面價漲量增階段的現象
持續性的量價背離, 必須是股價越漲而籌碼越少的現象, 並不容易長時間存在; 當見到成交量萎縮, 如果股價仍上漲, 就需認真看待其背後的風險

基於假設股價上漲應該會引來更多人參與, 會讓原本已經獲利的投資人釋出籌碼, 股價上漲之後若想維持在相同的價位水準, 就必須維持相對較大的成交量水準, 需維持相當的市場熱絡景象
如果無法維持相當的成交量水準, 反而見到成交量萎縮, 不是股價必須修正, 就是流通籌碼減少
當媒體隨處可見大行情要啟動, 景氣復甦, 長多起點....之類的用詞, 吸引一大堆投資人進場, 流通籌碼似乎並不會減少, 也不易讓籌碼趨於穩定(投機客隨時見風轉舵), 此時見到成交量萎縮, 結果可能會讓這些籌碼的重量壓垮股價

籌碼的重量是隨著成交量變化而改變, 如果經過一段正常的量增價漲時期之後, 成交量開始萎縮, 或許要推論籌碼的重量已經變得越來越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