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有個特性是, 對於旁人所擁有的東西比較感興趣
不論是否適合, 或是自己已經擁有類似物品, 似乎還是覺得旁人手上的比較具有吸引力

小朋友看到鄰居有玩具車, 會要求家長也要買; 名人使用某種品牌的物品, 會帶動追隨者一起使用
連企業經營都可能有仿效或追隨現象, 有時候流行多角化經營, 有時候是購併擴張, 電子產業當紅時, 許多傳統產業轉投資電子業想分食大餅, 或將股票改掛電子類股, 房地產景氣熱絡時期, 非營建公司也進行土地開發, 現金卡與信貸可以輕易獲利時期, 各銀行爭相仿效投入, 投資銀行衍生性商品太好賺, 連壽險公司也下海......

"最容易困惑於自身利益與判斷的, 莫過於見到朋友致富"(摘自: 瘋狂, 恐慌與崩盤)
不只個人是如此, 連企業, 集體決策都可能集體作出愚蠢的結論, 只因為鄰居, 因為對手也這麼做

投資股市也很容易因為市場氣氛, 而困惑於自身利益與判斷
電視投顧或媒體訊息不斷提醒, 行情多好, 獲利如何容易, 投資人見到投顧在電視上頻頻獲利致富, 很容易懷疑自己是否重視自身的利益
或是股價頻創新高, 投資人也懷疑自己是否追上獲利的腳步, 加上一堆奇怪的言論推波助瀾, 就有了上述的效果: 最容易困惑於自身利益與判斷的, 莫過於見到朋友致富

鄰居, 親友, 或市場表現, 可能有看似風光的表面, 卻未必有紮實內涵, 或未必適合仿效; 市場的集體決策可能做出愚蠢的結論
只有經過合理的研究, 思索判斷, 才知道自己是否適合某種流行, 了解自身的利益與判斷, 不會隨著外界而做出愚蠢的結論
努力看過許多企業財報, 就會知道在某些價位真的令人買不下手, 即便指數頻創新高, 也不會對於自身利益與判斷感到困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