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有群性, 喜歡熱鬧, 圍觀意外事件, 圍觀爭執吵架都是常見的事
立法院的表現, 或是政論節目都是這樣的邏輯下而誕生
鏡頭前的立委, 態度認真, 甚至要以各種花招來吸引關注, 爭取媒體版面
政論節目號稱理性辯論, 實則是激化對立, 好鼓動群眾情緒, 吸引觀眾
這是政治或媒體邏輯; 但經濟與投資邏輯有些許差異, 獲利前要避開群眾, 只有在準備出場時才需大張旗鼓, 鼓動群眾

近來在這裡回應的留言越來越精采, 有點像立法院的理性程度, 也像政論節目的互噴口水
這裡不是力求表演與爭取曝光的立法院, 也不是互噴口水的政論節目
想使立法委員的表演減少, 或降低各種曝光的花招, 最簡單的方法, 就是新聞不要用電視直播立委的表現, 沒有鎂光燈, 就沒有表演
在群眾圍觀的現場, 想要理性討論, 最好的方法, 就是引開群眾, 減少鼓譟; 政論節目如果少了現場Call in, 口水也噴不起來

這裡不是立法院, 也不是政論節目
假設這裏都屬於理性的討論, 那就不需要群眾的圍觀, 將"直播鏡頭"拿掉就可以引開圍觀群眾
文章的回應, 理性的討論是給版主的合理建議, 屬於版主與回應者的對話, 悄悄話可以隔絕群眾圍觀, 除非另有所圖, 除非是想曝光或想噴口水表演
拿掉Blog內的"直播鏡頭", 就是將回應設為悄悄話, 不影響任何理性的討論
如果理性回應適合公開分享給其他網友共享, 再將回應放回鏡頭前播出

投資只有隔絕群眾情緒, 避免成為墜落山崖的羊群, 才有機會成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martMoney 的頭像
    SmartMoney

    SmartMoney投資日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