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市場沒有單一的主導力量, 是由一大群人共同影響著市場趨勢
多數人可能會參考市場的走勢而決定自己的動作, 只有少數人完全依據自己的思考, 不理會市場走勢而決定自己的投資行為
這些少數者是科斯托蘭尼筆下的固執者, 他們只是協助並非主導市場心理共識的形成
股市的相對低點只有固執者才會進場, 猶豫者在見到止跌之後才逐漸向固執者的想法靠攏
市場心理共識的形成還是藉由多數的猶豫者的轉向, 逐步向某種趨勢靠攏, 才使得市場心理共識趨於明顯

既然市場沒有單一的主導力量, 是由一大群人共同影響著市場趨勢, 勢必是參考其他人的想法與動作而調整自己
這件事情有點像是賽局理論(Game Theory)的敘述: 參加競爭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標或利益。為了達到各自的目標和利益,各方必須考慮對手的各種可能的行動方案,力圖選取對自己最為有利或最為合理的方案。
"真實的人生包括裝腔作勢, 運用一點欺騙的伎倆, 問自己別人認為我打算怎麼做, 這就是賽局理論中競賽的意義"(von Neumann, 1928)

思考市場心理共識, 或許可以先從散戶的想法開始探索
多數散戶是猶豫者; 可能看到股價站上均線了, 可能看到型態出現了, 參考的是市場技術現象及所代表的其他市場參與者的想法, 就開始調整自己的想法與判斷而認同某種市場心理共識; 是一個觀察現象而改變想法的過程;不過是極有可能遇上裝腔作勢, 運用欺騙伎倆的大戶;

市場大戶一樣會參考其他市場人士的動作與想法, 一樣是觀察現象而改變想法的過程, 只是或許參考的東西和散戶不太一樣
大戶的資金規模大而不如散戶的進出靈活, 通常應該不是等到市場心理共識完成, 趨勢完全成形才進場; 而是在相對高或低的位置就開始"試探"市場其他人的想法
這個"試探"的動作就像賽局理論, 要考慮對手的各種可能的行動方案
例如在相對低點但不知道還會不會跌的時候, "試探"的動作可能是停止賣出, 小量買進, 而且市場會有許多人同時都在"試探", 試探之後就看看市場的回應是什麼, 可能續跌, 或是出現長紅, 然後再根據市場的回應近一步決定後續動作
這裡的試探與回應, 就像賽局理論舉例的撲克牌賭注, 可能因為盤面差而放棄下注, 也可能虛張聲勢而加注...是觀察現象而改變想法的過程

技術分析對我而言, 最主要目的是要思考市場主要的心理動向
雖然技術分析可以依據過去的經驗與資料而預估未來可能的走勢, 但我盡量不做這樣的預估, 不因為某種訊號而斷定後續如何, 因為各種單一訊號, 都可能只是"試探"的過程 , 而是盡量保持中性, 維持近似旁觀的觀察者, 觀察市場的各種"試探"動作; 甚至設想如果自己想知道市場多數的心理想法, 可能用何種動作來"試探", 及設想市場可能的回應; 試探與回應的各種現象, 則是我們在盤面看到的買賣力消長, K線, 籌碼, 成交量.... 從試探與回應的現象來思考市場主要的心理動向
(未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martMoney 的頭像
    SmartMoney

    SmartMoney投資日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