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大選前的股市氣氛瀰漫著兩岸即將開放的樂觀期待, 只是通常樂觀想像都比務實執行來得容易
股價反映心理的樂觀預期, 但終得回歸現實面的檢驗

下面一小段是摘錄瑞士信貸陶冬專欄
香港於1997年回歸, 真正受惠於中國因素是2003年以後的事; 港府官員至少花了五六年時間, 才摸出與北京衙門打交道的路數, 竅門, 雙方合作才變得順利; 兩岸官場上所需相互摸索的時間只會更長不會更短
台灣目前每日允許一千名大陸遊客入境, 一年36萬5千人, 對台灣GDP貢獻不超過0.05%, 即使向上加10倍, 對經濟實質貢獻也有限

下面一小段是摘錄晶華飯店董事長潘思亮的訪談文章
大家都只看到開放後需求面的成長, 卻忽略台灣人一窩蜂的特性; 目前國內飯店業住房率約六成, 如果每年開放一百萬大陸客來台, 以停留六天兩人一室計算, 只能提高整體住房率約一成, 再加上未來新增的龐大供給, 除非每年開放人數超過三百萬人次, 否則供過於求的問題都無法解決

上面簡單摘要說: 需要時間來讓樂觀想像, 變成實質利益, 而且實質利益可能有限, 在一窩蜂的特性下, 供過於求的問題不一定能解決
股價反映心理的樂觀預期, 但終得回歸現實面的檢驗
現實面有可能慢慢轉變, 真的帶來獲利逐步成長, 差別在於是否還未實現, 股價就已充分反映, 等待實現後再慢慢修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