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般的共同基金大多用相對波動幅度的數字, 來表達其風險的大小
波動幅度越大代表風險越高, 這叫風險? 我倒不這麼認為
風險是啥東西
我一直在文中提到風險是進到投資市場該考慮的第一件事, 風險到底是啥東西?

價格波動就叫風險? 價格要是不波動那才令人失望呢! 投資想要獲利, 除了從配息取得現金收益之外, 不就是希望能從價格波動中賺取價差
價格的波動才是價差的來源, 價格的波動是機會而不叫風險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能夠了解股價波動特性, 就開始逐漸掌握股價波動所能提供的機會
前提是有準備, 能夠理解股市特性
真正的風險是來自於沒準備, 來自於不知道, 不了解

一般投資觀念說, 如果缺乏投資理財的知識, 不會選擇投資標的, 不知道投資時機, 就將錢交給專家打理, 投資共同基金, 叫低風險的投資工具
對我而言, 共同基金的風險可是比股票大得多; 上述的投資風險觀念對我而言是錯的
就算按照共同基金的風險定義, 許多新興市場基金的波動幅度, 可是遠大於台股中例如中鋼, 中華電信之類的波動幅度, 這麼大的波動幅度也叫低風險工具?

對我而言風險是來自於沒準備, 來自於不知道, 不了解
想了解台積電, 鴻海之類的營運狀況, 營收獲利數字, 對我而言輕而易舉, 加上長期觀察股市波動, 想穩定的掌握到部分的價差利潤並不難
但如果我想了解印度的經濟數據, 或是巴西的經濟狀況, 相對而言想取得相關數據得花一番功夫, 相關的新聞報導也少; 對我而言, 不知道, 不了解就叫風險; 投資印度, 或是拉丁美洲的風險, 遠高於台灣股市

相同的, 一般人在股市裡的風險, 也來自於不了解;
因為不知道什麼樣的股價叫高, 所以追高追得理直氣壯, 認為強勢上漲的股價, 後面還有更大的上漲空間; 是否先自己問自己, 有沒有一個數字, 不論是歷史股價, 獲利, 本益比, 淨值比, 或是產業景氣來當做參考的起點, 評斷什麼樣的股價叫貴, 如果都沒有, 都不知道就去追價, 那就叫高風險;

要了解股價高低有很多種角度, 技術分析也是其中之一, 基本面獲利數字, 企業營運效率的數字, 都是不同的理解角度
公司內部人, 法人, 或是連如同我這樣的投資人, 都同時用許多角度來評估股價高低, 風險大小, 以求充分準備, 充分了解以避開風險, 如果你只有一種角度, 例如只有技術分析, 你對股價的理解程度一定不如其他市場玩家, 你的風險可能高得嚇人; 偏偏這樣的人都對於自己處於高風險而不自知
就像小孩子不知道什麼是燙傷的痛, 你再怎麼形容他都無法理解, 真正燙過一次就知道痛; 當使用技術方法不當, 而屢次套牢或虧損, 賠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知道什麼是高風險

股價的波動是風險? 並不是, 得看你對市場夠不夠了解, 當你有足夠的知識去理解市場, 股價的波動就變成是你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