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到除權息季節都有這樣的選股思維
去找殖利率高的股票

許多雜誌媒體都會列出高殖利率的精選股, 以殖利率達到某個數字水準做為選股條件
這樣的選股邏輯是安全的嗎?

常看這邊文章的人都知道, 在我的投資邏輯內, 都是先考慮風險的
股息殖利率如果達到7%就已經很高了, 但是股價的波動一天就可以達到7%
如果以殖利率做為條件去選股, 賺到了股息的利潤, 可能一天的波動就賠光了

那麼如果把風險放在前面的思考, 要以股息做為投資的方向
股息殖利率不是越高越好
股價的波動性, 才是股息選股要考慮的第一件事(這就是所謂股性)
股性冷, 波動幅度不大, 才是選擇以股息投資要的第一要素, 之後才是股息的高低
如果是股價波動大的股票, 去賺它的價差就好了, 不用賺它的股息
當然如果能賺股息的同時, 也能賺價差是最好的狀況; 具備高股息, 又價值低估的才是首選


營建類股今年有些股息還不錯
但其實他們不符合股性波動小的條件, 是不適合拿來當作股息選股的標的
特別是在房地產景氣見疲弱現象時, 賺股息不填息還賠價差是最不好的狀況

台塑集團往年都是賺股息的好標的, 往年的波動幅度都不大, 但今年有些反常的漲勢, 波動幅度變大值得後續的觀察

談選股不能不談股性, 股價波動的特性就是股性
但股性和人的性格一樣, 你和對方一相處, 就知道大概是什麼樣的性格, 但卻無法精確描述
股性才是這裡選股第一個要考量的因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martMoney 的頭像
    SmartMoney

    SmartMoney投資日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