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熱門股向來沒什麼好的低價機會可以買
只有冷門股才找得到便宜貨

近期以來較熱門的族群大概是網路通訊, IC設計, LED, 博弈概念, 小尺寸面板
下面列了幾檔代表性個股
勝華 2007Q1EPS= -0.19, 現金股息=1.0, 股票股利=0. 2006EPS=2.28
合勤 2007Q1EPS=0.58, 現金股息=1.3, 股票股利=0.2 2006EPS=2.8
揚智 2007Q1EPS=0.73, 現金股息=1.0, 股票股利=0.5 2006EPS=3.08
晶電 2007Q1EPS=0.84, 現金股息=1.8, 股票股利=0.2 2006EPS=3.47
泰偉 2007Q1EPS=0.21, 現金股息=0.03, 股票股利=2.8 2006EPS=3.46

再列台塑的資料
台塑 2007Q1EPS=1.29, 現金股息=4.4

台塑Q1賺最多錢, 股息最高, 股價只有70左右
從基本面出發以台塑作為參考基準, 上面沒有一檔讓人覺得便宜

但股價要漲, 不一定要獲利夠好, 只要有人要炒就可以了, 找得出所謂的"概念"就會漲; 所以買上列個股可能賺得價差比台塑還多
買這樣的個股要得知道市場流行的概念, 一跟不上流行就摔個鼻青臉腫
但因為沒有足夠的獲利支撐, 只要大勢轉弱, 一定是優先被調節的對象
買這樣的個股要不就靠技術面依據, 要不就得懂籌碼, 或是有內線

股價要漲, 除了有人要炒之外, 還可以有一種狀況, 是獲利不錯, 股價夠便宜(內在價值高於市場價格)
這是巴菲特投資哲學的主要思考方向

股票是否有人炒, 是操之在外; 而股票內在價值的尋找則是操之在己
從財報基本面的思考, 才找得到操之在己的投資
市場的熱門股多數是流行的概念, 向來沒什麼好的低價機會可以買, 只有買高賣更高才能獲利
從冷門股才找得到便宜貨, 挑便宜貨只需買好擺著就會自然增值, 不小心就會從冷門股變成熱門股
市場真的不夠有效率? 還找得到別人尚未發現的好股票嗎?
還好市場總是有熱門股的存在, 熱門股總能吸引眾人的注意力, 而讓人忽略一些非熱門股的質優的企業
讓尋找被低估股票的投資者, 如巴菲特等人總能獲利豐厚

下回可以舉個例子, 在季報公告後隔了好一段時間才被市場發現, 而從冷門股變成熱門股
想一想如何操之在己的投資獲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martMoney 的頭像
    SmartMoney

    SmartMoney投資日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