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一篇"錢多事少"內舉了一個例子
企業的毛利在提升, 是企業體質好轉的跡象
這樣的狀況很值得投資者的關注

但任何好的公司, 只要價格高了, 就不是好的投資標的
選股除了挑企業體質好轉的公司, 還要挑合理的價格

前一篇內就提到3041怎麼看都覺得貴了, 怎麼去感覺價格貴不貴呢?
其實和日常生活中採購任何生活用品一樣, 到不同的賣場去比比看就知道
用3041為例, 股價在70左右, 2006EPS=3.1, 2007Q1EPS=0.7
一樣股價在70左右的台塑, 2006EPS=5.4, 2007Q1EPS=1.29
光看這兩個數字就覺得3041太貴
當然不同的產業特性有不同評價, 給不同的本益比, 淨值比,...等等財務比例, 拿台塑來比並不見得恰當
但即使拿同樣的IC設計族群來比, 它還是偏貴了
更何況拿其他各個不同類的企業來比較, 它都太貴, 即使它可能會漲, 但我寧可放棄, 因為還會有更好的標的, 爲什麼非它不可呢? 台股有上千家企業, 怎麼怕挑不到更好的呢?

那麼從財報思考去選股, 找到企業體質好的公司, 接著該要看價格合不合理
價格合不合理, 和日常生活中採購任何生活用品一樣, 到不同的賣場去比比看就知道

但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大概都很忙, 不見得有時間去跑不同的賣場比價, 反正即使有價差也差距不大
可是在股市裡面, 價差經常非常大, 想適當的選股, 是否先問問自己有沒有認真去比價呢?
想知道怎麼選股, 是否有認真讀過至少30~50家企業的財報呢?

---------------
上面拿兩家股價相近的企業來比, 因為是不同的產業特性, 比價並不恰當; 但想表達的邏輯是: 從基本面財務選股的出發點, 以安全為考量, 去詳細的"比價", 該是不可或缺的步驟; 也不是貴的就不會漲, 便宜的就會漲, 但經過比價會把投資的風險再降低一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