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空頭認為美國成長趨緩, 損及石油與金屬需求, 也使資金撤離新興市場股市。
多頭認為新興市場基本面近年持續改善, 需求持續帶動成長
多頭認為新興市場的回落, 只是投資人盲目進場所產生的效應導致。
這裡的新興市場, 主要指的是與原物料關聯性高的區域, 拉丁美洲與俄羅斯(東歐)
整理的內容是多空意見並列

多空雙方的意見, 拆解來看
空頭認為, 新興市場屬被動性成長, 當龍頭的美國趨緩, 則會被拖累
多頭認為, 新興市場可以主動性成長, 各國的內需足以支撐後續的成長

我的想法是, 新興市場最初的成長動力--原物料出口, 會受美國拖累
而內需是否足夠支撐, 我不知道

但可以參考一則新聞
IDC:全球5大手機廠Q3出貨年增21% 全年將破10億支
手機廠商的獲利為何未與出貨同步成長?理由之一是許多手機都是銷往開發中國家的低階產品。Nokia只在手機上安裝基本的功能,將售價壓低到40歐元(50美元)以下,導致公司第3季平均售價由第2季的102歐元跌至93歐元。

普遍的消費能力, 仍屬中低價位商品的開發中國家, 內需足以支撐經濟成長? 我是存疑

以下新聞摘要
-----------------------------------------
新興市場股市自從在2002年10月跌至谷底後已反彈暴漲逾四倍之多。
同時,油價則翻二番飆上新高,銅、鎳、鋅與白銀等商品價格也相繼衝高。

(MSCI)新興市場繼5月8日衝上歷史高點以來,迄今已重挫11%,第二季也落後MSCI已開發國家股市表現。
油價自從在7月14日衝上記錄新高後迄今已回挫25%,追蹤19種產品表現的Reuters/Jefferies CRB價格指數距離5月11日所創下的高點已大幅回檔18%。

投資人應留意商品類股,因美國成長趨緩恐損及石油與金屬需求。
同時,全球利率前景看升也讓更多投資人將資金撤離新興市場股市。


---------------------------------------------
統計數據顯示,巴西在1988年至1997年間,平均消費物價指數達576.3%,到2000年已下滑至7.1%,預估2006年與2007年將分別來到4.5%與4.1%的水準,顯示通膨壓力尚屬溫和,其它主要國家如墨西哥、智利、秘魯等,通膨壓力也持續降溫。另一方面,受惠於能源與原物料價格上漲,再加上內需市場蓬勃發展之下,目前拉丁美洲國家已成為世界上經濟成長最迅速的地區之一。

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巴西為例,巴西的貿易和經常帳收支,2003年雙雙出現30年來首見的順差;巴西股市2年來上漲180%,巴西幣升值35%;失業率從12.3%降至9.7%;國民所得從2700美元增至3000美元。2005年GDP年增率為2.3%,在全球各國排名第11位,不但超過荷蘭、澳洲和印度,也超過拉美國家墨西哥,成為南美國家最大的經濟體,預期今年將超越第10名的韓國。

拉丁美洲基本面近年持續改善,進而增加許多就業機會。隨著失業率下跌至近年新低以及實質所得持續上揚,人民消費能力可望進一步提升。IMF預估,巴西與墨西哥2006年以及2007年經濟成長率將分別達到3.0%、3.0%以及3.8%、3.5%。

來自新興市場的需求持續成長帶動下,原物料價格應有支撐

新興股市近期的回落, Andrew Howell認為是投資人盲目進場所產生的連鎖效應導致。他直言,「一旦某類資產出現大幅上漲,並吸引一批投資人跟進買入,特別是一些不具備該領域長期投資經驗的人,那麼這類資產很可能會出現與基本面不符的回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martMoney 的頭像
    SmartMoney

    SmartMoney投資日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