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若行情要休息或進入尾聲,在表面的波動現象不外是先急漲後急跌,或隨後停留震盪一段時間再破線
而表面現象的背後則是外資或大戶的調整,在期貨布局,現貨買賣超的慣性改變
每次類似的現象之後未必進入明顯的跌勢,也可能是較長時間的休息,但不論後續狀況如何,這些類似的現象都是一種風險訊號
至於風險現象之後的狀況,則是要隨著外資大戶的布局或慣性變化再推斷

這兩天是高檔區的急漲,匯率升值,期貨多單創高,之後是停滯量縮,期貨多單減少,買超減少,買台灣50反,有行情休息的風險訊號,但波動現象還沒有轉為下跌
搭配的事件是蘋果新品發表,相關供應鏈股價沒甚麼表現,這事關傳統旺季的營收狀況,若事件對於股價沒有正面助益,還要找其他題材來拉股票,而且是已經在高檔的股票,壓力會越來越大

-----------------------------------------
台股匯齊漲 台幣3天漲幅5年最大(2016-09-08 聯合報)
新台幣兌美元七日升值百分之○點五,報卅一點二四兌一美元,三天升幅達百分之一點四五。台灣加權指數漲至九二五九點,外資本周頭兩天買超台股五點八八億美元,為彭博統計九個亞洲股市最高買超金額。

外資連2天大買台灣50反1 反手砍台灣50(鉅亨網2016/09/08)
期貨部分,外資則是反手減碼多單 7140 口,淨部位多單滑落到 85709 口
ETF 部分,外資中止了近期連續 30 個交易日的買超,轉為賣超,至於槓桿幅度較大的台灣 50 正 2,外資則是連續 2 天賣超。台灣 50 反 1 部分,外資則是連續 2 天買超。
外資集中市場買超第 1 名為彩晶,買超張數 15000 張,第 2 名第一金,買超 13124 張,第 3 名元大台灣 50 反 1,買超 8870 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