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是持續的物價上漲
物價由供給和需求決定,當需求的成長水準超過生產的成長水準時,物價就會上升
需求上升並不是一個預測通膨的充分條件,我們還必須知道勞動力和資源是否充足,供給是否能跟上需求成長的步伐
如果通膨終歸是供給與需求的問題,那麼如果生產能力已經完全發揮,任何一點的需求成長都會導致通膨
資金支持僅是與通膨後果間接相關,最關鍵,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需求與供給關係,生產與消費關係,以及未交貨的訂單總額與生產計劃的關係
---------------------------------------
以上摘自"華爾街上的經濟學家"( Peter L. Bernstein)

在某個角度而言,通膨是一種貨幣效果
各大經濟體央行持續不斷寬鬆的貨幣政策大印鈔票,但對於實體經濟的通膨效應卻不明顯,通膨跑哪裡去了?
流通速度持續降低應該才是通膨效果不明顯的主因,而貨幣流通速度就來自於實質的生產與消費,供需關係緊張才會加快貨幣流通速度
即使美國升息,利率還是很低,原物料與石油的供給可能仍很充足(今年價格破底),供需關係並不緊張,而且除了美國之外,其他各國經濟情況都有點低迷,通膨現象可能只有基期所造成的數字幻覺,還不至於造成威脅,推測美國升息可能是微小而緩慢的進行

------------------------------------------
基於基期的通膨數字幻覺例子,就如同下列新聞,先前CPI連續下跌而有通縮壓力,但很快就轉成為高過預期
今年底的油價與原物料下跌,也很容易使明年下半年的物價升幅高於預期,這也使美國升息顯得合理

台灣11月CPI年升續加快至0.53% 高過預期(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08)
CPI連跌七個月 通縮壓力大(2015-08-06 經濟日報)
主計總處昨(5)日公布7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下跌0.66%,已連七個月下跌,市場認為有通縮疑慮。主計總處認為目前物價穩定,無通縮疑慮,不過,原本原本預估全年CPI年增率0.13%的預測值,可能下修。
原本預期今年油價第2、3、4季都會往上走,但第3季目前狀況跟國際機構的預測正好相反,油價又往下跌,導致CPI受影響,但從7月核心CPI仍上漲,1到7月核心CPI也漲了0.85%,可看出國內物價表現穩定,沒有通縮疑慮。
不過國際油價重挫,主計總處原先預估2015年全年CPI年增率應有0.13%的水準,且下半年CPI可回到上漲軌道,就目前表現,CPI已連七跌,當初預測和統計數字相比確實高估,全年0.13%可能往下調,幅度尚無法斷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