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在房地產業裡的數據,十年來消費者購置住宅貸款增加84%,或是住宅與建築貸款金額合計,十年來增加104%
這樣的貸款增加幅度算不算危險呢?推升的房價算不算過高?在不同的角度或許有不同的解讀

 

2013年底的M1B金額比1993年初多了四倍多,房貸相關金額大約才增加一倍,以這個角度來看,增幅並不特別危險
通膨是貨幣數量所造成的,貨幣數量增加四倍多,理論上物價也會上升,只是,一般人面對的是不均衡的物價調整,房價上升幅度較大,所得上升幅度小

 

如果說有一家企業在過去兩年內的負債總額增加約近150%,對比台灣的建築與房貸十年增100%,兩年增加約150%的負債豈不是很恐怖?其實還好,這家企業是台積電
負債雖然增加,但它的營收與獲利也隨著成長,它還得起
重點不在於負債,重點是所得收入

 

所得收入有賴於創造,台積電可以創造營收與獲利,當然提高負債不會有問題
房價所得比太高,問題不在於房價而在於所得收入,台灣缺乏新的創新產業來創造收入,新增的貨幣數量沒有流向創造新的產業機會,過去十幾年的經濟與產業資源被引導至房地產,或是把一些人才與經濟資源鎖在目前逐漸陷入困境的電子產業,產業缺乏多元發展,缺乏新創產業與企業,新創造的收入有限

 

改善房價所得比,可以壓低房價,也可以增加所得
利用租稅與信用管制等工具來壓低房價可能比較快,若要增加所得必須有搭配的產業政策,創造新的產業競爭力,創造高附加價值的產業與工作機會,只是這要花比較多時間,短期內可能看不出成效
如果只是壓低房價,但沒有提升所得,低利通膨環境也沒改善,換成別的東西漲價(汽車,餐飲等),即使泡沫破了,房價所得比被壓低了,可能也是把多數中產或中下階層人士全變成是丐幫
真是為了年輕人或下一代著想,長遠角度還是得要提升所得,創造高附加價值的產業與工作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