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這兩年的景氣好不好呢?從景氣數據來看是很「膠著」,從個別不同的行業來看可能感受差距很大
例如觀光旅遊業,這兩年可能不會覺得不景氣,特別是大陸觀光客常去的熱門景點看到的商業活動情況,與部分台灣的商業比較,幾乎是天壤之別,一邊是繁榮,另一邊是蕭條,卻同時存在台灣構成整體景氣的樣貌

 

最近可能有些轉變,其中之一是法令限制;如下新聞所述
------------------------------------------
陸旅遊法上路 來台團客減30%【經濟日報】 2013.10.02 
大陸首部旅遊法昨(1)日上路,台旅會上海辦事處表示,「十一」黃金周期間,上海赴台「團客」較去年黃金周衰退三至四成,江浙地區衰退近五成。

10.1黃金周 藝品店等嘸陸團【聯合報】2013.10.02
大陸旅遊法上路,禁絕以購物佣金彌補低團費,昨新制實施首日,來台團客比去年同期少兩成
-----------------------------------------

 

不過,在經濟的邏輯,自由經濟裡的法令管制,常常抵不過自然供需的力量,如果需求真實存在,法令的管制常常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管制的力量只會短暫干擾而無損真實趨勢,必須回歸真實的供需來思考產業


---------------------------------------
即將發生的觀光業蛋塔現象(聯合報/盛治仁 2013.09.02)
  
台灣的觀光產業過去五年體驗了前所未有的榮景。二○○八年以前的四年,來台觀光客的平均成長率為百分之六點九,每年人數都是三百多萬。二○○八年以後的四年,來台觀光客的平均成長率是百分之十七點六,每年來台人數以平均八十六點六萬的速度成長,從三百多萬增加到七百多萬。從成長的地區來看,以二○一二年為例,大陸旅客相較前一年成長百分之四十五,人數為二五八萬,港澳旅客成長百分之廿四,人數為一○一萬。日本旅客成長百分之十一,人數為一四三萬,東南亞旅客成長百分之六,人數為一一三萬。從這些數字作為起點,我們可以分析台灣觀光產業發展的優勢與隱憂。

台灣觀光產業未來的發展,可能即將面臨新一波的衝擊挑戰,首先就是主要市場的衰退或成長趨緩。陸客在今年上半年的成長比例,已經從一、二月份的百分之卅五左右,下滑到七月份的百分之五點六,且在五月份還創下負百分之五成長的紀錄。而日客除了一月份還是正成長外,月月皆為負成長,二月份還高達負百分之廿三。
其次,台灣在亞洲以外的觀光和商務動能不足,每年從歐美來台的旅客總人數約六十萬,且幾乎沒有成長。

對觀光產業最大的挑戰,恐怕還是來自於業者本身。根據政府統計,未來四年全台將新增四六二家飯店,三二四四四間房,民間估計的數據更倍數於此。如果未來觀光客的成長速度未能跟上飯店擴建的腳步,飯店業的蛋塔現象即將發生。
------------------------------------------------------------
以上是新聞摘要

 

上面這一段有比較多有關於產業的供需思考,陸客來台的成長已經在五月份看到負成長的現象,加上未來飯店供給大增,原本產業的就可能遇上產業向下的循環,法令管制只是在這時候加重打擊

所有的產業循環都來自於供需的調整,當景氣繁榮時大家搶進,當供過於求就開始向下循環;下面這一則新聞同樣是面臨供需調整的轉變,對於冷飲店而言,單是季節轉換就會使供需改變,如果再加上業者的店家數字急增與消費熱度下降,供需調整更是難以避免

 

--------------------------------------------------
清玉熱急凍 外帶冷飲恐陷蛋撻泡沫(自由時報2013年10月2日)
十年市場膨脹四倍 店數增加一倍
入秋後第一道冷鋒即將報到,但今年夏季在外帶冷飲市場爆紅的「翡翠檸檬」,早已急速降溫。根據官方統計及業者估計,近十年來,台灣外帶冷飲市場年規模從兩百億元膨脹四倍到八百億元、店數從不到一萬家暴增到近兩萬家;不少業界專家憂心,台灣外帶冷飲市場恐重蹈十五年前的葡式蛋撻泡沫,今冬開始進入市場寒冬期。
--------------------------------------------------

 

 

以上是在生活周遭可以觀察到的供需調整與產業循環,今年以來在金融市場有更多產業循環的轉變,包括因為資金供給情勢轉變所造成如黃金價格趨勢轉變,還有央行總裁提醒的房地產風險,因為房產供給持續增加,交易量萎縮加上資金緊縮,也會使供需情勢調整......
許多產業進入循環調整,未來一段時間也許會看到產業經濟情勢出現不同於近兩年來的風貌;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上市企業產業的供需因素調整......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