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3/04/10 【經濟日報╱王俊忠】
不論是台、美、日、德、香港股市,在去年6至8月期間,都是股市近一年來的相對低點位置,也就是說,那段期間是近一年來投資股票型基金相對較佳的時機點。不過,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去年7及8月的前十大賣座基金全由債券基金包辦,而且當時債券基金的績效表現也不差。


股市自去年第3季開始漸入佳境時,美國公債殖利率也開始上升(債券價格下跌),而黃金價格從去年10月高點1,795 美元開始下跌,至近期見到低於1,600美元,跌幅超過10%,而美金指數則逐漸走強,似乎去年下半年開始,投資氣氛出現明顯的轉變。


看到這樣的市場轉變,也許可以推論去年第3季以來,資金正由保守與避險型標的逐步流向股票市場。若投資人並未在資金潮流轉向初期就跟上腳步,現在才要調整資產配置是否合理?


若是單純以去年第3季以來股、債、黃金、美元等市場表現就做上述的推論,理由略顯不足,做投資決策不能完全只依據市場表現就斷定未來展望,而應該思考為什麼市場會那樣表現,如果理由沒有改變,市場的表現才會繼續延續,否則,若依據市場表現來推斷,去年第3季之前表現不錯的債券應該就是最好的標的,最賣座的基金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為什麼資金會轉向?投資思考該在意的是資金轉向的理由,而不只是資金轉向之後所造成的市場表現,因為那只是表面的現象,深究原因才能做較佳的判斷,也才不會在資金悄悄轉向時,後知後覺甚至不知不覺,以至於當了最後一隻老鼠。


投資重視資產配置,簡略來說,若投資人擁有一筆資金,可以借給企業或政府運用而收取利息,這是買債券,或是也可以讓資金參與企業營運而成為股東,這是買股票。


什麼時候要借出去只收取利息收益,什麼時機適合當股東?一般而言,當景氣前景不佳,局勢混亂時,企業的獲利能力相對較差,這時候企業能提供給股東的報酬有限,所以投資人將資金借出去收取利息會相對穩定安全,債券是相對較佳的配置。但若是景氣開始復甦,企業獲利很容易隨著景氣而逐漸成長,提供給股東的報酬展望就可能愈來愈好,股票成為較佳的資產配置,將資產配置由債券轉換成為股票的理由,就是景氣已經看到由低迷轉而逐漸復甦。


去年第2、3季有歐債問題,後來有美國財政懸崖等不確定因素,但實際上,經濟領先指標已經開始上升,雖然不確定因素訊息仍紛擾,不過,景氣由低迷轉而逐漸復甦的訊號已經浮現,所以看到股市上漲,債券價格下跌,資金由保守與避險型標的逐步流向高風險屬性的股票市場。


當投資人看到市場投資氣氛已經轉變,此時再調整配置是否太遲?會不會像債券基金最賣座的時機,局勢卻已經轉變?


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要思考市場表現的理由是否消失,也就是景氣復甦的腳步是否放慢或是出現轉變。以台灣景氣領先指標來看,目前尚未看到趨勢的改變,市場表現或許有中短期的波折,但大方向尚未改變,股票的表現仍可能優於債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