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或文字訊息可以傳達事實,但也很可能發生誤解
傳遞訊息常須確定雙方是站在同一個角度,觀察同一件事,才不會誤解

對於股市投資人而言,不論經濟是否發生"定義上的衰退",股市都已經跌了好一大段了
不過一些金融投資商品的行銷說詞,可能會說現在並未出現衰退,還是可以進行投資,甚至利空修正是更好的投資時機
或是財經官員還是可以說目前沒有經濟衰退

定義上的經濟衰退,是連續兩季出現下滑
依照這個定義,確實經濟狀況並沒有衰退,不過對於股價跌幅超過三五成的投資人來說,或是對於無薪假的勞工來說,恐怕並不同意經濟沒有衰退的說法

是否出現定義的衰退與股價跌不跌未必直接關聯,即使還在復甦的道路上,單是成長率的滑落就可以讓股價修正了,反而當見到衰退的確認,說不定股價已經修正完畢而開始反彈了

不至於出現衰退的說法,也許是基於整體經濟長期發展的角度,企業則可能說長期而言還是樂觀的,是基於企業的營運競爭力角度,甚至有許多成功的企業都是在不景氣的時候逆勢投資擴充,才能夠在景氣復甦的時候收割成果,對於企業的長期經營而言,不景氣是該投資該樂觀的時候,但這個角度不是基於股價表現,股市投資人得知道,企業的樂觀可能還在耕耘階段,還不到收割階段,對於股市投資人未必要急著隨之而樂觀

企業說樂觀,訊息說不至於二次衰退,有其觀察角度或定義與理由,只是與股價表現的立場不一樣,投資須辨別訊息說詞在不同角度立場的差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