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99.05.11
正常狀況下,一般人不會看到報紙頭版頭條寫著房地產價格大幅修正就急忙拋售自己的房子,或是原本已經住得習慣安穩,並不會看到媒體寫著房地產大漲就賣出房子變現,或急忙再買一個自己不住的房子,少了這些積極的買賣交易動作,甚至忽略價格的變化或完全不進行投資交易,不關心媒體所謂的房地產趨勢,大多數人在早期購置的房地產還是替人保住資產的價值或甚至有了相當幅度的增值;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在某些情境之下未必成立,未經謹慎思考的積極投資交易,如同換屋搬家,或許還冒著住進問題房子的風險,同時又勞民傷財。

一般人不會因為市場氣氛而急忙買賣房地產,但卻很容易受市場氣氛影響,遇到市場大跌而贖回基金,或在市場氣氛熱絡時進場,即使是專業機構的投信法人都可能會這麼做;基於績效的評量,為了打敗指數績效或是因應基金贖回壓力等等因素,當市場出現修正,投資機構即使覺得其所持有投資標的企業營運前景無虞,卻可能必須出脫持股保留現金,或是可能持股股價其實已經高於合理價值,為了拉抬季底結算的績效,仍然可能以過高的價格買進股票拉抬手中資產價格,類似這樣的積極交易,未必能提升多少長期績效,卻得付出交易成本。

市場總是會有波動,而每次波動都會有人在相對高點追進,又在相對低點殺低,會這麼做的投資人通常認為可以掌握市場波動的價差,希望從積極的價差交易中獲得利益;其實短期股價的波動常是起因於市場的情緒氣氛,與企業的經營績效或是經濟趨勢未必相關,而市場氣氛又缺乏理性邏輯可供依循,不斷追逐短期波動的交易,長期就變成猜測機率的賭博遊戲;股價會在短短幾天內出現相當幅度的變化,不過正常的企業營運狀況,或經濟趨勢都有其連續性的發展不易在短期間內發生轉變,也因經濟循環與企業經營存在連續性而可供合理預期,長期而言,股價會與企業及經濟狀況呈現一致的趨勢,投資時若已經做好基本面研究與佈局,應是以靜制動,讓股價波動自然趨近基本面趨勢,而不是以股價波動作為投資依據。
 
追逐股價波動的價差績效,可能會在漲勢中以過高的價格買進股票,或在過低的價格賣出持股,為了短線利益而傷害長期投資的佈局,同時股價波動的速度遠比實際企業與經濟還快,熱衷追逐價差波動必然頻繁換股,提高持股的週轉率,而每次的週轉就是一次的手續費成本;基於理性邏輯思考的投資,應該願意忍受短期較差的績效而追求長期的利益,長期而言,傷害投資績效的原因未必是市場的波動,而是投資人追逐波動的不當交易動作,若是持有的投資標的表現一直能夠維持水準,就不應輕易更動;對於頻繁換股的高週轉率的基金,一種合理的推測是買進時思考不夠謹慎,而必須在短時間內轉換到更好標的,或是經常受到市場氣氛影響而追逐股價波動,或為了追求短期績效而忽略長期佈局,除了專業受到質疑,傷害長期績效也讓手續費侵蝕投資人資金;想想搬家的勞民傷財,記住房地產不需經常交易也能有增值效益,就能夠理解相對較高週轉率是應該避開的高風險標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