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益比是看待股價常見而且簡單的評估指標之一, 但使用本益比來看待股價有許多陷阱
最常見的陷阱是用在循環股上面, 本益比很低的時候往往是股價高點; 在多頭轉空頭的時期, 及空頭的過程也最好不要看本益比; 另外是產業特性或股性也都會影響本益比運用

本益比的陷阱在於獲利的數字, 如果是在景氣逆轉的時期, 數字看起來很漂亮, 本益比很低, 但其實是獲利要開始衰退, 而股價會有明顯的修正
所以理論上必須將景氣循環高峰的數字加以適當調整, 本益比才有參考價值
下面的新聞裡談的本益比指數, 我並不知道是做了什麼樣的計算調整, 但是"將獲利高峰與低谷加以平均化"的邏輯, 理論上應該比一般常見的本益比還有參考價值
不過重點是在於: 條件是得有耐心; 股市停留在低本益比的時間有時候會很長

以下是新聞摘要(鉅亨網2008 / 11 / 05)
---------------------------------------------------
美國股市 終於可以考慮進場了
耶魯大學經濟學家席勒(Robert Shiller)說:「如果投資人現在買股票,十年後,極可能獲得創記錄的平均報酬率。」
但是短期而言,成功預測到股市重創及不動產泡沫的席勒態度仍是謹慎。他警告說:「目前的經濟仍然動盪,股市仍有進一步大幅下跌的風險。」
目前的股價並非最低,但卻是多年來,首度可以期待良好的報酬率,條件是得有耐心。

席勒自己所創的本益比指數。席勒使用經通貨膨脹調整後的十年平均獲利,計算本益比。這種計算方式的優點,就在於將獲利高峰與低谷加以平均化了。
在1990年代初期,席勒平均本益比為14.6。在1980年代初期,該本益比曾跌下至6,而後便未曾高過24。至1990年代末期,本益比通常均高過30,至2000年高峰期更曾上升到44。
在其後的空頭市場,本益比開始下降,但僅降至接近20水準。而後本益比再度上升,由2003年至今年初,平均為25至28。現在本益比為15.7,接近泡沫前平均水準。該本益比下降,為投資人帶來了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