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經常做些看似正常, 但仔細想想卻不太理性的事; 包括在金融投資, 或即使是日常的生活消費都可能出現這樣的情形

"誰說人是理性的--聰明消費者與行銷高手必讀的行為經濟學"(天下文化), 書裡面舉了一個經濟學人訂閱方案的例子
(1) 59美元, 網路版: 一年內任意瀏覽經濟學人網站文章
(2) 125美元,雜誌版: 紙本雜誌一年份
(3) 125美元,網路加雜誌一年

既然網路加雜誌版的價格一樣, 有誰想要只訂雜誌? 想出這樣行銷方案的人會希望消費者如何選擇?
其實人的行為很少以絕對條件選擇事物, 人的內在沒有一把價值的量尺告訴我們事物價值多少, 多數是以相對的價值來估算, 例如我們不知道六缸的汽車要多少錢, 但我們可以假設它比四缸的汽車還貴
所以上面經濟學人訂閱方案的例子, 給了相對比較的價值來引誘讀者做決定, (2)方案其實是誘餌; 除非有東西可以比較, 否則多數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日常會看得到許多百貨或商店通路, 運用人的特性做行銷的工作; 例如XX慶折扣, XX節折扣, 以原價做為相對比較的基準, 讓消費者認為趁機買到便宜; 其實一年到頭幾乎隨時都在折扣, 四季換季都折扣, 有年中慶, 有週年慶, 有母親節折扣, 有父親節折扣, 有開學折扣....等; 廠商促銷只需創造出一個誘餌的價格, 就有機會刺激更多的消費 

日常生活的交易存在誘餌, 金融投資的交易也到處都存在誘餌
例如技術分析裡的支撐或壓力, 均線, 新高價或低價, 都是一個讓投資人相對比較的價格; 又例如外資報告裡喊的目標價, 經常也是誘餌的價格
人的行為很少以絕對條件選擇事物, 人的內在沒有一把價值的量尺告訴我們事物價值多少, 多數是以相對的價值來估算
通常投資人不知道企業應該值多少錢, 只好找一個相對比較的價格來判斷
若不了解相關券商報告所謂"目標價"的誘餌效應, 很容易落入陷阱而套在高點

在技術分析角度可能看到股價低點出現後, 隔一段時間可能未再破底, 或甚盤整出現一個型態, 就以低點為基準來判斷, 相對比較當前價格是否合理
別有用心的股市作手, 也可能利用這樣的人性, 來創造高價以利出貨, 或低價以利進貨, 假突破或跌破創造誘餌的價格
在股市高點, 氣氛熱絡時媒體的言論, 上看 xxxx, 也經常是誘餌價格, 讓投資人以為還有獲利空間
在股市跌勢過程, 快速下跌讓某個價位很快的距離越來越遠, 也是引起恐慌的誘餌, 讓投資人以為再不快出脫, 會損失更大

使用技術分析的時候最好先有個觀念, 就是所看到的價格不一定是合理的價值, 經常都只是相對比較的價格, 其中是否隱含了誘餌一般投資人不得而知
如果能夠在企業財務表現, 經濟與產業趨勢的相關統計數字中找出一個相對客觀的價值, 較能夠不受市場氣氛的比較價值影響投資的決策
在市場夠久, 看過夠多的企業財務表現與股價相對高低, 就能夠逐步建立起自己內在一把尺來衡量市場價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