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基本&技術觀念 (80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觀察股市多以上市加權指數的表現為主,加權指數上漲就代表股市整體表現還不錯,

實際不一定如此,各上市公司佔指數的權值差異極大,幾檔較大型權值股的表現,可以抵銷掉多數個股下跌的點數,

可能下跌的股票比較多,但指數卻沒什麼跌,這容易使投資人失去對於風險感受的戒心,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的原則通常聽起來都不太難,例如低買高賣,買低本益比高殖利率的股票,買營收創新高的股票,投資具有成長性的產業......,

實際情況複雜許多,例如低本益比高殖利率的股票,可能代表企業已經缺乏成長性,不一定值得投資,

或是營收創新高的股票,如果股價已經累積相當程度的漲幅時,是否還要繼續投資?累積相當的漲幅之後代表股價已經太貴?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表現可能與企業營運優劣有關,但不是必然相關,有時候營運成長但股價弱勢,或是營運衰退但股價卻上漲,

即使股價與企業營運完全正相關,在看到股價表現強勢時進場投資,就能夠買到營運績效優異的企業?

這也不一定,可能股價強勢只代表近期1~2季的營運好轉或只是淡旺季的差異,但中長期而言(例如以年度表現來看)可能沒有多大差異,這種情況若看到股價強勢而追價,反而可能買在相對高點而套牢。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企業績效難以長期維持穩定成長,營運總有起伏波動,其中一個理由是景氣循環,

來自於終端的需求可能會改變,例如大家都有智慧型手機之後,手機的需求就不再成長了,仰賴手機需求的相關企業除非有其他產品布局才能維持原有的績效,

所以有些熱門概念股在過了成長期之後,股價一蹶不振,或即使如台積電、大立光等競爭力領先的企業,當外在景氣有問題時仍會陷入衰退。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營運績效優異的企業,股價不必然會上漲,而是需要有市場投資人的認同才會使股價上漲,只是因為營運績效優異隱含意義是較容易獲得投資人認同,

趨勢=資金+心理,公式裡沒有基本面這個項目,而是心理,基本面是影響心理的因素之一,優異的基本面讓投資人心理偏向正面樂觀。

在選股時面對的難題是,企業營運績效持續成長,股價也維持漲勢,但總是在某一個時間,企業的營收獲利仍成長,股價卻漲不動了,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企業財報公布之後,看待股價表現應該回歸基本面?或是有時候遇特殊財經事件干擾之後,也常聽到股市回歸基本面的說法,不能說這是錯的,但卻也不完全正確,實際還有許多複雜的因素需要考慮。

股價的變動是來自於市場裡股票籌碼的供需變化,股票買盤相對較多就會使股價上漲,買股票的原因是什麼並不重要,

有時候長年虧損營運衰退的股票也有一大堆人搶著買,股價依然可以強勢上漲,單純以股價變動的角度來看,所謂回歸基本面並不足以解釋股市的波動。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人猜不到明天的情勢會如何演變,川普會不會再拋什麼意外政策,殖利率曲線會如何調整,香港情勢會不會影響股市,或是個別企業的財報是否亮麗,旺季是否可能不如預期......等,

不過投資人都可以回顧過去的歷史,從歷史軌跡裡找出一些可以幫助投資人降低風險的徵兆,藉由歷史經驗迴避風險比猜測未來更有效。

例如歷史經驗裡股市經過一段較明顯的下跌之後,直接V型反轉而上漲的機率較低,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遇股市大跌可以想到兩個常用的說法,其中之一是要趁下跌危機入市,另一個則是不要接下墜的刀子,

前者認為下跌是投資的好機會,後者認為下跌是風險,截然不同的看法,可能都對,只是需要一些前提條件。

不要接下墜的刀子,是基於趨勢的角度,如果確實屬於下跌的趨勢,還沒見到止跌現象之前都還有續跌破底的可能,當然是投資風險比較高;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同的投資邏輯,所面對的風險控管模式也不一樣,例如以長期投資角度而言,不一定需要在意中短期的股價波動,

拉長時間來看,市場波動與景氣起伏都會回復正常,只要確認企業具有競爭能力,持股成本夠低也不缺閒錢,心理情緒不會受到市場影響,就不一定需要隨市場波動而減碼,

這種情況下投資風險關鍵問題是:投資人有能力確認企業競爭力嗎?持股成本真的夠低嗎?投資人不缺錢嗎?不會受市場波動而影響情緒嗎?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降低投資風險,有幾個問題需要釐清包括:

自己的投資邏輯是甚麼,持股成本高或低,持股佔資金比例高不高,利空出現的位置高或低,利空嚴重性,及市場氣氛或大戶法人的態度,

這些因素之間又可能相互影響,而抵銷或擴大風險程度,其中投資邏輯、持股成本與資金比例,是投資人自己控制的部分,利空出現的位置、嚴重性及市場氣氛,則是外在變數,投資人無法控制的部分。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人專心看著某一件事情的時候,視野就變得狹窄,只看到所專注的點,而忽略旁邊的所發生的事情;

股市有一個陷阱,就是股價的表現極容易吸引投資人的專注力,讓投資人忽略股價以外的其他細節。

台積電釋出下半年的前景展望,股價大漲反映這項訊息,投資人如果以股價表現來評定訊息的好壞,會認定訊息是樂觀的,但其實多數投資相關已知的資訊是中立的,有時候看似利多但股價下跌,或是利空而股價卻上漲,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略推測股市的方向不算太難,但要掌握精確的投資或投資時機,買在最低賣在最高,或是買在起漲點賣在起跌點,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概略推測股市的方向,須以景氣基本面為基礎,而要找出相對較好的投機(投資)時機,則相對較仰賴技術分析,或需要觀察市場氣氛與心理,或歸納市場的慣例現象,

例如每年年底到年初容易看到季節慣例的行情,即使景氣不佳也不例外,這種投機(投資)時機就與基本面的關聯性較小,而是歸納市場慣例,再加上技術分析與市場心理的觀察所找出來的時機。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多數人會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而不一定會看清事情的真相究竟是甚麼;

在股市投資人對真實現象視而不見的原因之一,是股價表現干擾了投資人的想法,可能企業的營收獲利衰退,股價卻暫時沒有下跌,就使投資人覺得事態不嚴重,或是營運成長了,股價暫時沒有表現,投資人也會懷疑營運成長的延續能力,或是雖然營運衰退,但股價已經明顯下跌,投資人以為跌得夠深而可以反彈,

加上股價波動過程還有許多新聞訊息的干擾,讓投資人相信(期待)一個不一定存在的事實。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是景氣的領先指標,通常反映的是未來的情況,一般人有期待卻很難事先預知未來前景好壞,所以常常仰賴股價表現來判斷,

股價上漲代表前景看好,下跌代表前景堪慮,除了觀察股價表現之外,一般投資人真的沒有預估推測前景的能力?

雖然一般投資人很難事先預判基本面情勢究竟會如何變化,但至少維持定期追蹤基本面營收獲利與財報,關心企業公開的前景展望資訊(如法說會),對於資訊相對透明的企業而言,已經可以對未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股市裡常常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到截然不同的市場面貌,採取適當的觀點來解讀所面對的情境,才能得到相對合理的結果,

例如技術分析可能畫幾條線,加上一些心理期待,可以讓股價的波浪按想像而延伸,

但如果找不同的觀點來看待股市,可能是本益比或其他基本面的條件,當股價波浪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覺得太貴,而限制了股價繼續上漲(或下跌)的期待。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裡有各式各樣的投資者,有些是長線持有股票都不交易的,也有隨時都進行交易的投機客,

有依據基本面評估股票的投資人,也有不看基本面,關心市場情緒氣氛與價格趨勢的投機者,共同在股市進出而形塑市場的面貌。

如果市場裡某種特性的交易者比例較高,例如短線投機客或當沖客較多的時候,市場特性就會相對偏向投機性,波動幅度大,具有一定程度的成交量,缺乏基本面本質的股票特別活潑,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除權息季節若遇具較高權值的股票除息日,股市開盤時會扣除較大的點數,看起來像指數下跌,一般常說指數蒸發了,實際未必如指數表面看到的下跌?

這或許得想得更清楚,例如若是正常的交易,有人賣股票取得現金,也有人把現金轉換成股票資產,企業資產沒有改變但是股價下跌使企業市值縮水,可以說價值蒸發了,

不過除息並非如此,除息是把企業的現金移轉到股東手上,不能說是蒸發,現金價值沒有消失而是移轉,但是現金價值的確是從股市移出,對應股價指數是真實的下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技術分析說有量才有價,新低量後續會有新低價,這現象多數時候是對的,

股價能否有所表現,端視資金與股票籌碼數量變化的相對關係,理論上的邏輯是在籌碼數量不變前提下,資金增加(成交量擴增)就會推升股價,資金減少(成交量萎縮)則使股價下跌,

或是資金增加速度比籌碼增加的速度還快同樣可以推升股價,資金流出速度比籌碼穩定速度還快也會使股價下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存股的觀念是買進並長期持有股票,領取股息,「存」的意思偏向於買進而不賣出,屬於長期投資,

但萬一企業營運每況愈下,投資的股票價值還是可能越存越貶值,即使是存股,仍需考慮何種情況應該賣出股票。

何時才是賣股票的時機?這與買股票的理由有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段時間的長度可以用客觀的度量單位,例如幾天幾小時來衡量,但人的感受卻有很大的差異,

快樂的時光覺得特別快就過去了,痛苦的時間則覺得度日如年,人對於時間的差異感受,是造成投資人不容易客觀決策的重要原因。

股市投資人持股套牢的時候,或是空手等待機會的時候,因為心裡的期待不同,對於時間長度的感受也不一樣;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