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基本&技術觀念 (80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人的情緒感受微妙,看到別人開懷大笑時,即使不一定知道在笑甚麼,可能也會跟著笑,或是遇悲傷氣氛也可能受感染而落淚,

市場裡的投資人同樣會受到市場情緒感染,看到美國股市大漲,潛意識覺得台股也會漲,看到多數股票大漲,自然而然樂觀追價。

上週五(1月3日)在美國股市大漲的情況下,台股跳空開高成交量明顯擴增,前一周的日成交量約在千億左右,上週五有近2千億的大量,技術分析說量先價行,見到大量之後還有高點可期?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長期投資必須要找營運相對穩定的績優企業,但是哪些才算是長期的績優企業?

可以從企業的長期財務數字看出來,不論是每股盈餘,每年的配息,股東權益報酬率等,只要長期能夠維持一定水準,就足以是長期績優企業的特色,

但是績優企業是否等同於股價長期都可以表現很亮眼?不一定,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期投資需要考慮許多因素,主要包括企業的競爭力,長期營運的穩定性及成長性,另外,股價是否合理也是需要考慮的項目之一,不過投資人只能從已知的資料,推測未來可能的情況。

上述幾項因素裡,企業的競爭力與營運能力,屬於企業本身有關的因素,過去企業的競爭與營運績效記錄良好,未來多半能夠維持一定水準,

但股價這項因素,除了與企業營運狀況有關之外,還與市場資金,心理與情緒有關,可能企業營運維持同樣的優異績效,但是市場資金或心理狀況不一樣,股價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除了企業營運的成長可以推動股價表現之外,想像力對於股價的影響也很重要,

例如市場在討論5G題材的時候,對於相關產品上市之後應用的情況有部分是來自於想像(或推測),持有相關供應鍊企業股票的法人機構,必須描述樂觀的前景才能說服投資人支持,

而企業的營運成長及股價的正面表現,也進一步強化市場所有投資人的樂觀想像,使這類題材成為市場主流焦點。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應該找營運成長的企業,股價多頭趨勢的股票,但當投資人發現這樣的股票時,股價可能已經漲了一大段,

最常聽到的方法就是等股市回跌,趁拉回逢低進場,問題是怎麼知道拉回時股價趨勢沒有改變,只是暫時拉回休息?

萬一趁拉回逢低進場,卻遇上股價趨勢轉變,原本以為是逢低進場,會變成套在高點。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不會無緣無故就大漲大跌,要存在某些理由驅動才會使股價波動,

可能是企業的營運狀況改變了,或是外在環境背景有利於企業發展,或是大戶法人較明顯的進場加碼,或形成某種心理預期等,才會使股價在技術面呈現出長紅(長黑),或突破均線頸線等現象,

從技術面股價表現的突破,是一項簡易而能夠快速被投資人察覺的訊號。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認為股價領先基本面表現,在實際營運績效公告之前,股價會先漲(或跌),等到財報公布時看基本面是否符合持股者的預期,再進行股價的調整,

有幾種可能的情況,包括原本過度樂觀使股價超漲而面臨修正,或基本面超乎預期的優異再繼續推升股價,或基本面未再惡化使股價止跌反彈,或是基本面較預期更差而使股價續跌。

檢視企業財報時,可以看到不少今年第3季獲利成長,毛利率營業利益率上升,基本面表現優異的股票,呈現利多不漲的現象,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企業定期公布營運成果,讓投資人可以從財報數字重新檢視,依照情勢變化而決定投資價格與報酬率是否合理,了解是否值得繼續投資,

因此財報公告期是個別股票相對較明顯出現調整的時機,只是調整的狀況不必然是財報成績優異就使股價上漲,可能出現利多不漲,或相反的狀況,也可能利空不跌,

或其實營運沒有太大的變化,股價卻出現較激烈的反應,影響股價的不單純只是企業營運成績,而是企業成績及市場預期共同造成的價格波動。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常而言,股票的漲勢基礎來自於企業的營運績效,不過在實際股市行情裡,有些個股不一定有好的營運績效,股價也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上漲,

可能是資金行情推升整體股市,個股隨著波動而上漲,或是因為相對漲幅落後而受到資金關注,或特定大戶主力趁資金充沛時進行投機操作......等各種原因,

但是否所有個股都有機會隨著行情而出現漲勢?不一定,股價漲幅落後的個股不一定會補漲,以股價落後的角度來選股,比較像是在猜測下賭注。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商業經營或任何交易過程的正常邏輯應該是,買賣雙方都希望求取自身最大的利益,買方盡可能的希望能夠壓低價格,賣方則盡可能的提高價格,

交易雙方的拉鋸會使價格呈現來回波動,當然可能因為財經情勢不同,有時候是漲得略多而跌得少的波動,使價格呈現上漲趨勢,或相反的狀況呈下跌趨勢,

股市有漲有跌,來回波動才正常,只漲不跌或只跌不漲都不太正常。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的波動常是沒有什麼規則可循,突然的利多或利空就可能改變波動方向,

但就經驗或技術分析的統計歸納角度,有時候卻似乎有些可供參考的規律現象,例如技術面的底部或頭部或整理型態,在型態完成之後,漲跌幅的位置常可以符合型態滿足位置的推論,

或是漲跌延續的時間可能符合費波南係數推測的時間點左右,以統計歸納的角度來看,似乎有其參考意義。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說股市好壞與經濟表現優劣一致,股市大漲意味經濟繁榮,其中所指的股市在台灣通常是看上市加權股價指數的表現,既然股市大漲經濟繁榮,應該可以投資股市?不一定!

早期台股上市企業家數較少,常有各類股齊漲齊跌的現象,且企業市值規模的差距相對較小,個權值股對指數的影響力相對較平均,不同於現在台積電一家企業對指數有極大影響力,早期確實可以拿股價指數來當作重要的判斷指標,現在卻不一定,股市大漲不一定代表多數股票都能有好的表現,現在的股市大漲所指的更接近於是台積電大漲,單是觀察同屬晶圓代工的聯電與世界先進,與台積電及加權指數的表現,就有不小的差距,不能因為股市大漲而推論可以投資股市,應是因個別企業狀況而定。
......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常狀況下應該投資低本益比、高殖利率,或是營運趨勢成長......等條件的股票,

不過,許多時候低本益比的股票不受青睞,虧損或是獲利狀況不佳的股票反而強勢;

多數時候驅動市場的力量來自於期待與想像,普遍而言除了景氣循環股之外,本益比較低的股票,營運狀況相對較穩定,反因而缺乏想像空間,使股價表現相對平凡。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家企業價值約160億,如果股權交易近50億,已經佔了企業總值近3成的比例,經營權或營運狀況是否可能改變?

若買方是特定資金,買下在外流通股份,可能屬於購併,或企業合作結盟,確實可能改變營運狀況,

不過,若買方並非特定資金,要想的則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交易量?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持續維持高檔不墜,解釋的理由多半說是,資金回流,企業投資增加,看好未來新世代產業(5G)的發展,

這些理由可能是真的,只是可能已經反映在股價的表現,

台積電是一個例子,法說提出相對樂觀的前景看法,增加資本支出以因應新世代產業需求,不過股價並未在法說會後出現漲勢,反而呈現利多不漲的現象;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常而言,一檔股票值多少錢應該是取決於它能提供多少報酬,相關的數字從歷史股息殖利率或本益比區間,概略可以看得出來長期的投資報酬高低,

不過實際上還有許多影響股價的因素,其中預期心理扮演重要的角色,不一定需要看到獲利成長,只要多數投資人預期未來企業獲利會有明顯的增長,獲得認同並投入資金,就足以推升股價。

重點不在於目前的報酬率高或低,而是獲得認同的程度,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天性會試圖找出所面對事物的合理解釋,建立模式,再依據模式判斷或預測可能的發展,

例如股市常見以技術分析解釋或猜測未來走勢,突破壓力代表股價前景看好,均線多頭排列代表趨勢向上無虞......等,

不過股市是個複雜多元的地方,各種不同角色,不同思考模式的投資者與投機客都同時存在,某種解釋方法看好應該買進時,也有另一種解釋模式認為應該賣出,各種解釋股市的模式並存而使交易成立。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主流題材,哪些族群股票可以成為主流?是如何變成主流?

理論上是由市場決定的,大戶、外資、投信法人與新聞媒體都貢獻一部分的力量,共同創造出市場的主流族群股票。

主流族群股票的基本面通常還不錯,但反過來說,基本面優異卻不一定能夠成為市場的主流族群股票,主流族群除了基本面之外,還必須獲得市場多數的認同,市場一致性的對於前景看法樂觀,且願意真正的投入資金,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時間。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營運相對穩定的企業股價多半會維持在一個概略合理的位置,按照營運項目的成長性、產業地位、競爭力等條件而對應本益比的高或低,

但不是一個不變的數字,是會隨著情勢變化而調整的數字,

例如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大約2011~2016)台積電股價高點的本益比約在15倍左右,2017~2018年則提升到20倍左右,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行情初期是以投資角度為主而展開的,因為剛開始可以找到比較多股價相對較低,較適合投資的股票,當行情發展一段時間之後,已經不容易再找到相對便宜而值得投資的股票,所以行情總是以投機做結尾

不論是投資或投機,都希望賣出股票的價格能夠高過於買進價格,但投資和投機還是略有些差異,

投機角度比較在意股票價格,而不在意造成價格波動的原因,即使是空殼公司,很會做夢,能擘畫出遠大的理想,提供給市場交易的題材,也能炒得動股價就可以利用股價波動而投機。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