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產品向來都是不斷降價及提升規格水準,從PC/NB,到數位相機,周邊產品,到傳統手機與智慧型手機都是如此
過去台灣電子企業是幫助產品降價的推手,藉由產能規模的擴大,藉由管理運籌緊縮各項成本,利用各地低成本勞力與租稅優惠,讓終端售價能夠不斷壓低
台商企業在產品降價的同時,藉由產量提升,以更大的數量來彌補價格的下滑,即使產品降價對於企業獲利的影響似乎也沒有太嚴重

在iphone的成長性消失時,Apple開始出現售價相對較低的iphone產品,承認iphone賣太貴;要開始走向過去以來3C產品不斷價格下滑同時擴大規模的現象?
但現在有點不太一樣;過去通常是在產業尚未成熟時,就開始降價同時擴大規模,藉由規模擴大以彌補降價的損失
現在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熟,可能沒有太多再擴大規模的空間,卻還是有降價壓力,過去降低成本的能力再發揮的空間可能有限

過去電子產品的降價,對消費者有利,對製造商也有利
但如果智慧型手機普遍定價再降低,對消費者當然還是有利的,對於製造商與相關供應鏈就未必有利了

------------------------------------------------
庫克承認印度iPhone賣太貴 未來降價有譜?(鉅亨網2016-05-24)
為了搶占印度市場,科技巨擘蘋果 (Apple Inc.) (AAPL-US) 執行長庫克 (Tim Cook) 不僅有意將現有生產線與服務業務都搬到印度,更出乎意料地承認, iPhone 訂價過高。
庫克接受當地媒體《NDTV》訪問時坦言,由於外國企業被課以較高的稅,導致經營印度市場的挑戰性相當大;然而,蘋果也有意推出中古機作為解套方式,以較低價格吸引消費者。
庫克表示,「我承認售價偏高,但我希望未來印度民眾在選購蘋果商品時,能像美國民眾所承擔的價格水準一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