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或產能)升降不是必然做正或負面解讀,而需視相對應的需求而定
在需求旺盛或景氣復甦初期,擁有最多庫存(或最大產能)者,能夠最快推出產品以滿足需求,庫存越多能夠獲得越大的利益;例如房地產景氣繁榮時,有最多土地最多建案的建商可以賺最多
但是景氣衰退時,情況相反,擁有過多庫存者,有最大的負擔,不論是利息支出,設備維護,庫存跌價,等等都讓庫存成為營運的負擔
庫存不是問題,需求才是問題

存貨在資產負債表裡是流動資產,是短期的問題
產能設備等在資產負債表是固定資產,是長期的問題
所謂的庫存調整應該已經喊了一年,喊這麼久的庫存調整還調整不完,大概早就不只是庫存調整的問題了,而是產能過剩,供過於求,是長期的問題
流動資產的短期問題,對應股市可能只需波段休息,產能設備的中長期問題,則可能讓股市成為空頭趨勢

下面新聞提到:好消息是包括製造業、電子零組件業存貨率雙雙大減

先看看下面附圖1999年以來的歷史存貨率變化,再來想想現在看到的存貨率下降算不算是好消息

存貨率105.04.JPG

圖中可以看到每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存貨率特別突出的高點,它的頻率是一年,那個較高存貨率的時間點幾乎都剛好是每年的二月份,而存貨率大降的時間點就剛好是三月份
二月份是農曆過年,這是很顯的季節效應;稱不上是特別的好消息

新聞裡提到製造業存貨率降到68.3%,其實比較歷年三月份的存貨率,今年的數字還是偏高
例如2008年,金融海嘯那年三月份的存貨率只有57.8%,2011年三月份的存貨率只有57.2%,都是相對偏低的年份,也是股市表現不佳的年份
當企業察覺景氣不佳時,反而可能刻意減少備貨,降低庫存以減輕負擔;這時的庫存降低是基於對前景悲觀的結果
鴻海就曾在2012年初喊出打三呆(呆滯的資產、設備和廠房),當年三月份的製造業存貨率是62.5%;當年股市也沒甚麼表現

今年二月份的存貨率已經達到90%以上,過去20年來也只有兩次,分別是1996年2月(1997年發生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11月~2009年1月金融海嘯期間
當存貨率數字特別高,推測恐怕不只是庫存的問題,還有產能過剩,供過於求或是衰退較嚴重的問題

二三月份的景氣數據或企業營收本有可能存在較明顯的季節效應,部分看似好轉的現象,還不足以成為正面的理由

以下是新聞摘要
-------------------------------------------------
3月製造電子存貨率 雙降(2016-04-23 經濟日報)
經濟部統計處昨(22)日公布3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07.9,為八個月以來最高,年減3.6%,雖是「連11黑」,但減幅已大幅縮小,表現優於預期。統計處副處長楊貴顯表示,減幅快速收斂主因是年初南台灣大地震,受損廠商趕工生產追補進度所致。

另一個好消息是包括製造業、電子零組件業存貨率雙雙大減,前者降到68.3%,後者為48.6%,兩者距離健康存貨率皆只差一步之遙(製造業健康的存貨率約65%,電子零組件業健康存貨率約45%)。楊貴顯說,存貨率大減,一方面是銷售回溫,另一方面也是廠商持續減產的效應。
至於4月的存貨率能否能順利回到健康值,楊貴顯表示,庫存去化仍要看銷售提升的狀況,由於全球景氣展望相對保守,給庫存去化速度帶來變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