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股必須經過比較才能夠有所選擇,台股有上千檔股票,應該是沒辦法一一拿來做一定程度的深入比較,至少我自己是做不到

電腦資訊是可以做一些篩選,通常這樣是可以達到相當程度的廣泛的搜尋,但達不到深度的研究;有些表面數據看起來類似的股票(如殖利率,本益比,淨值比,獲利成長率....),有可能股價表現有極大的差異

 

每一家企業都由一群人形成,有不同的企圖與團體默契,每一檔股票都有眾人的心理因素的影響,由人心所主導的股價波動是電腦資訊無法計算的,表面數據的篩選只能夠做選股的初步參考,即使表面數據一樣的股票也會有不一樣的趨勢或波動狀況

 

沒辦法把上千檔股票一一拿來研究比較,但是可以建立一個適當規模的資料庫,資料庫裡的每一檔股票都經過深入的研究,從基本面,財務狀況,發展歷程與營運狀況都徹底研究清楚,比起要在上千檔裡選擇,在幾十檔檔股票中選出最好的3~5檔會相對容易一些

 

另一個問題是:會不會剛好這幾十檔檔股票剛好是全部股票裡表現較差的那一堆?這樣即使在裡面裡找出最好的,也可能沒有好成績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那幾十檔是哪些?它們是如何找出來的?

 

前文提到投資需要專注在可掌握的部分,在深度與廣度間取得平衡;去建立一個適當規模的資料庫,也許是30~5070~100檔股票,它必須兼具廣度與深度,每一檔股票都深入研究,而這些股票又能夠相當程度的涵蓋台股裡各族群的重要指標,這個資料庫的品質就決定了選股的品質,及最終的投資績效

 



 

選股資料庫的建立,有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必須涵蓋足夠廣泛程度,才能夠盡量掌握到各族群裡可能出現的機會,這部分需要一些產業方面的知識,了解產業供應鏈的上下游關係,知道哪些是產業裡的領導廠商,或是知道那些是在產業理佔有重要地位的企業;如果缺乏產業方面的知識,建議是從台灣50與中型100成分股開始著手

 

當建立起選股資料庫,即使是資料庫外的其他股票,也因為有資料庫裡的股票可以拿來比較,就能夠很快判斷它的優劣,容易給它適當的評比,而提高選股的勝率

 

如果要說選股前必須認知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我認為是要先建立起適當規模,兼具有深度與廣度的資料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