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官員再射箭,或是說跌五百點都想買了,媒體報導用詞常見到要外資"認錯",要讓外資"後悔",或是"XX關鍵報告"要投資人抓住機會;其實到頭來認錯後悔的都是散戶,官員或媒體只要賴給美股大跌就好了
在股市稍有資歷就會知道,大老闆的喊話,官員的喊話,及媒體報喜或壯膽,幾乎都不可信,有些只是利用股市投機而獲取自身利益
 
股市是個投機的場所,當然其中也包含了投資的內容,或是投機與投資交互參雜,但投機與投資何者的成分較高,可能決定著市場或甚至社會與經濟的前景
 
近年台灣經濟的民間投資比過去少了很多,投機卻比過去多了不少;土地與房地產的投機,經濟資源連結兩岸的投機,合宜住宅的官商勾結,TDR套利,黑心食品等,陸續爆發的問題,背後有著結構性資源引導配置的問題,社會經濟資源被引導轉向投機而非投資;連電子業大老闆過去都覺得房地產賺錢輕鬆多了
 
自由經濟體制就是交由市場決定,由市場引導資源
如果投機成分較高,執政當局容易利用投機手段,粉飾經濟,藉以取得權力,企業則短視近利,壓低一切必要成本
過去為了活絡股市,政府做了不少政策,例如鼓勵TDR,F-xx,但引進的投機可能多過於實質投資,引進的企業也是投機取巧,於是連結起官商的權與利,主宰了社會風氣
 
如果活絡股市,引來的是投機而非投資,如果活絡的股市並非起於實質經濟的帶動,這樣政策所射的箭,是含毒性的,副作用是全民買單,好處是政商大戶拿走,不只股市散戶後悔,而是全民皆輸
 
兩年前(101年下半年)台股在7000~7500間震盪,成交量常見六七百億,就是媒體官員口中股市不活絡時期,也是股市投機成分較少的時期,但卻是較好的中長線投資時機
以中長期投資角度而言,其實期待的不是政策射箭去活絡股市,而是讓股市自然發展,低迷時期讓低價值企業自然淘汰,中長線的投資價值自然浮現;投機退散時,投資價值才容易看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