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營運所提供給股東的報酬有兩種方式,一是股息,另一是股價提升的資本利得
 
長期而言,企業的股價提升(市值提升)是來自於企業的成長,背後可能是市佔率提高,營運效率提高,技術創新與管理效能等原因
 
至於股息,其實只是現金的轉移,(正常而言)是把原來放在企業帳上的現金,改放到投資人帳戶內,這有甚麼好高興的呢?
只有當投資人有資金需求,或是發現更高報酬的地方而把資金轉作其它投資,除此之外,發放股息應該沒甚麼值得高興的
如果企業本身可以有效運用資金,再做投資或擴展企業版圖,能夠利用資金帶來企業的成長,應該是寧可把資金留給企業發展,藉由企業的成長而帶來更多的報酬
 
企業發放股息,或甚至增加股息,隱含的意義是未來缺乏投資成長的機會,只好把多餘的資金還給股東
 
巴菲特對於股息的觀點是,如果股東有資金需求,只要在市場上賣出持股就好了,沒有必要發放股息
不論任何時刻,股東若是能夠藉由賣出持股而獲得良好的投資報酬,那意味企業總是能夠維持成長,總是能夠有效運用閒置資金而獲得相當程度的報酬,使得企業市值能夠不斷增加
 
投資人的利益若來自於股價提升,應該是比來自於股息更好
 
投資人若看到企業給的股息更多,發放金額創高,或配息率更高,在長期投資角度,那意味企業已經過了成長期而進入成熟期,缺乏獲利成長的爆發力,也許不算甚麼好消息
 
台股近幾年比其它各國股市擁有相對較高的高殖利率,在官方口中彷彿是經濟績效良好,希望投資人要有眼光投資台股,但實際上背後的原因是,台灣經濟的成長率已經難再提升,資金沒有更好的投資報酬,資金缺乏有效運用的途徑,只好發還股東
這一點從台灣的民間投資率也可以看到一致的現象
從這個角度來想,高殖利率未必是好消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