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應著眼於景氣的「變化」
 
2014/01/08  【經濟日報╱王俊忠】

投資的決策應該跟著經濟基本面的變化而調整,理論應是,當景氣不佳時,企業獲利也不會太好,應減少對股市的投資。

以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不到2%的表現,景氣燈號多半停留於黃藍燈,台股指數的表現讓投資人覺得悶是合理的,也不應對於股票型基金有太樂觀的期待?

實際上去年台灣股票型基金表現一點都不悶,前幾名的基金績效達40%~50%,平均績效大約有20%,有很高比例的股票型基金績效超越指數表現;這樣的結果似乎與經濟基本面低度成長的表現有不小的落差,看到經濟基本面不佳而對股市相對保守的投資人反而失去了獲利的機會。

這可能使得投資人的決策陷入矛盾,景氣不好也可以投資股市?

考慮投資決策是應該跟著基本面的變化,重點是「變化」這兩個字,而不單只是當時基本面的狀態;確實,去年的基本面狀態是不夠好,官方公布的經濟成長率是1.74%,但前年更差,民國101年經濟成長率是1.26%,去年是從更差的狀態「變化」到相對略好的狀態,基本面的「變化」是逐漸好轉;投資股市應是著眼於景氣的「變化」是正在好轉,而不是著眼於當時景氣不佳。

但從媒體看到的訊息,以及投資人自身的感受可能都覺得景氣不佳,投資人怎麼知道景氣正在好轉?最簡單的訊號就是看景氣領先指標,雖然去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下修,可是領先指標持續上升,而經濟成長率數字也比前年略高,或許景氣復甦的情況比預期的還慢,卻還是走在緩慢復甦的道路上,經濟仍是正成長,景氣狀況不夠理想也仍可以投資股市。

反過來說,如果經濟成長率數字很漂亮,可是領先指標卻下滑,經濟成長率數字逐漸降低,基本面的變化是正在轉差,就可能是景氣看起來很好卻不適合投資股市。

去年的狀況是景氣不佳但卻正逐漸好轉,只是好轉速度很慢,經濟成長率數字較低,股價指數表現特性是:整體波動幅度小,大型股的表現空間較小,中小型股表現相對活潑,被動選股的ETF表現不如一般的股票型基金,顯示這階段雖然整體景氣平平,指數表現普通但部份個別企業表現突出,仍然是投資股市或股票型基金的好時機。

今年官方初估經濟成長率仍未達3%,還是屬於低度成長,但目前看到領先指標繼續上升,經濟成長率有機會比去年再略好一些,基本面的「變化」是繼續緩步好轉,股市或股票型基金仍可能是相對較佳投資標的,只是風險情況可能與去年不太一樣,一方面是指數已經有一段漲幅,低成長而相對高點的指數即是相對較高的修正風險。

另一方面是個別企業的調整,前兩年表現較佳的企業未必可以繼續維持好成績,而先前較差的企業未必則未必再繼續沉淪,高基期的企業或已累積相當漲幅績效的基金,也可能具較高的修正風險,在中長期的趨勢尚未改變情況下,可以利用中短期波動過程較低的價位來投資,降低投資風險,即使景氣平平股市仍可能表現精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