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5【經濟日報╱王俊忠】

人的行為有時候難以完全依據理性,例如統計飛機失事造成傷亡的機率,遠比開車車禍傷亡機率低,但懼怕搭飛機的人可能相對比較多。

即使有清楚的數據,人在某些時空還是沒辦法完全依照數據理性行事,投資的時候同樣有很多非理性的陷阱,會造成投資人的重大損失,所以會設計特定策略,如定期定額的方式,以避免資金投入過度集中而加重風險危機,可說是一種避開人性缺陷的簡易懶人投資法。


每個時期總有一些最熱門的投資標的,常見的狀況是,一般投資人在它正處於熱門時期才知道或認識那樣的投資標的,這時期也經常是投資機構大量募集同類型基金的時期、媒體大量報導的時期、產業處於相對繁榮或熱度較高的時期、可能是基金價格相對較高的時期;這時候採取定期定額投資未必能有很好的績效。


投資人採取定期定額希望降低自身判斷缺點的同時,仍然避免不了許多其它層面,投資人未曾仔細思考過的人性對於投資績效的影響,例如基金的選股是由經理人決定的、特定類型的基金在何時募集、用何種方式行銷吸引投資人、投資人為何青睞某一檔基金、理財專員為何介紹特定基金、財經媒體上為何在某一時期內充斥了特定類型的基金報導或是廣告等;無一不是由非完全理性的人所做的決定。


表面上當投資人採取了特定的投資策略,以試圖降低人性缺點對於投資績效的影響,實際上在投資人未察覺的地方,還是有許多因為人性的判斷,不知不覺偷走了投資績效。

投資機構可能因為市場熱門有利可圖,因而推出特定基金商品;媒體可能為了銷售量或廣告利益,因而使某類型基金大量曝光;理財專員可能因為業績利益,因而推薦某些標的。

當投資人選了某檔基金且用策略降低自身人為判斷風險時,殊不知是因為背後充斥著各種人性的利益計算,才讓投資人選了特定標的。

一個理性的策略,卻可能掉入市場生態裡人性利益的陷阱而失效。


投資判斷避不開人性的缺點,即使自己不受人性判斷的影響,但同在市場生態裡的其他人,還是可能共同影響著投資人的判斷,在試圖運用特定策略之前,應該先理解它背後可能遭遇的人性利益計算。


所謂的懶人投資法,絕不會是甚麼事前的思考判斷都不需要就能有收穫,而應該是事前的研究做足了,也能夠充分理解人性在其中的運作,不是避開人性缺點,而是正面地運用及理解人性,才是真正的解決人性在投資判斷上的問題。


萬一真的對於市場生態及人性的理解不足,相對於各種共同基金,台灣50等ETF是相對較佳的選擇,至少它是依據市值增減而調整成分股,減少了經理人選股的人性影響。
它不是特定熱門產業,可以減少投資機構及媒體等市場相關人士的利益計算;它不會倒閉清算,大致可以與指數表現績效一致或甚至更好;也有費用更低等特點;相當程度降低人性的影響,是避開人性缺點或理解人性後的投資首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