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通常可以觀察指數的表現,以做為個股投資進出及風險評估的依據;現在還是可以這麼做,但是可能必須和以前有點不一樣的考量
主要的差別是:過去台股多數股票常齊漲齊跌,或說是台股內涵是以同一種產業類股--電子股為主,同一種產業的表現大致相距不遠,所以容易有齊漲齊跌的現象

齊漲齊跌的現象會讓投資可以相對容易一些,因為只要追蹤指數的表現,看到指數的行情來臨時,選股相對比較不需花太多精神,也可以買到會漲的股票,只要指數有行情,個股的風險相對不高
不過今年(或是去年以來)及使指數沒跌,個股的跌幅也可能會使投資人破產,指數沒行情,但少數個股也有漲幅達一倍以上的表現,如果只是參考指數,可能深陷投資風險,也可能錯失投資機會

一般技術觀念認為,多頭趨勢找個股做多,空頭趨勢做空或觀望,盤整則等待趨勢出現再決定;今年究竟應該做多做空或觀望?如果拉長時間來看,從去年的下半年至今,指數幾乎算是沒有趨勢,如果以指數為依據,可能得一直等待觀望,或僅有一兩次小波段的機會,而且即使指數在漲,個股還可能不漲反跌

不過如果不管指數,而專注於個別企業的表現,或許還是覺得今年是有趨勢的,有些個股出現明顯的跌勢,會讓投資人以為今年是空頭市場,也有多頭股讓人以為景氣其實不算差
由於個股的差異表現極大,今年指數對於個股投資風險的意義不大

華倫‧巴菲特曾說:「就我所知 ,股市是不存在的,它的存在只不過是一個參考,讓我們看到什麼人在做什麼傻事。」
或許得忘了過去齊漲齊跌的台股,專注於個別企業的表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